[ duì zhàng ]诗文中按照字音 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语法结构相同做成对偶的语句。
[ dāo zhàng ]1.亦作“刀杖”。刀和杖。古代兵器总称。2.刀和杖。屠宰用具。
[ jiǎ zhàng ]1.亦作“甲杖”。披甲执兵的卫士。《晋书·桓冲传》:“又詔 冲 及 谢安 并加侍中,以甲杖五十人入殿。”《宋书·武帝纪上》:“十月,高祖 领 青州 刺史。甲仗百人入殿。”《南史·陆子隆传》:“文帝 嗣位,子隆 领甲仗宿卫。”2.泛指武器。《周书·武帝纪下》:“齐 众大溃,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辽史·礼志六》:“腊辰日,天子率北南臣僚并戎服,戊夜坐朝,作乐饮酒,等第赐甲仗、羊马。”《明史·孙承宗传》:“沉棨、杜应芳 缮甲仗,司务 孙元化 筑礮臺。”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先后降者数十万,委弃甲仗如山。”3.指兵器库。《新唐书·五行志一》:“显庆 元年九月戊辰,恩州、吉州 火,焚仓廪、甲仗、民居二百餘家。”
[ jiǎ zhàng kù ]古代贮藏兵器的仓库。《旧唐书·五行志》:“﹝ 元和 ﹞七年,镇州 甲仗库一十三间灾,节度使 王承宗 杀主守,坐死者百餘人。”《前汉书平话》卷中:“言讫,遂关甲仗库,检十八般器械内,见金鎚一对,各重三斤一十二两,袖中藏之。”《水浒传》第五五回:“既是如此説时,你三人可就京师甲仗库内不拘数目,任意选拣衣甲盔刀,关领前去。”
[ dǎ xuě zhàng ]把雪团成球,互相投掷闹着玩。
[ bǐ zhàng ]1.谓书画诗文的风格。元 本 高明《琵琶记·伯喈五娘相会》:“细端详,这是谁笔仗,覷着他,教我心儿好感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只要记得那八股的范围格局,那文章的魄力之厚薄,气机之畅塞,词藻之枯腴,笔仗之灵钝,古文时文,总是一样的。”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元结 在 道州 诸作,笔仗遒劲,充以时事,可诵可謡,其体极雅。”2.笔战。萧乾《鱼饵·论坛·阵地》:“我谈到《文艺》的一个特点:不登杂文,刊物上不打笔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