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ǎi xiàng tú ]专供画像者临摹的各种人物头像图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若是早几天,倒还可以找了《百像图》,赶追一个。”张友鹤 校注:“《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画影像临摹的一种范本。”
[ gǔ dài yīng xióng de shí xiàng ]童话。叶圣陶作。1930年发表。一座矗立在市中心广场的石像,因受到市民的敬仰而骄傲起来,看不起脚下的石块。后来石像摔倒在地,也变成了一块块石块。市民就用这些石块铺成了一条路。作品讽刺了轻视群众的英雄观。
[ bǎo xiàng ]1.佛的画像、塑像。2.指以珍贵材料制作的神像。
[ běi shān mó yá zào xiàng ]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北北山上。以佛湾为中心,包括观音坡、佛耳峰、营盘山,长500米。始建于晚唐,盛于两宋。共二百九十窟龛,造像近万躯。还有碑碣《古文孝经》石刻,是世界仅存的古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huó xiàng ]极像:这孩子长得~他妈妈。
[ hǎo xiàng ]1.有些像;像:他们俩一见面就~多年的老朋友。2.似乎;仿佛:他低着头不作声,~在想什么事。
[ jīng xiàng ]佛像。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汉明帝 梦见神人,形垂二丈,身黄金色,项佩日光,以问羣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其号曰佛,形如陛下所梦,得无是乎?’於是发使 天竺,写致经像,表之中夏。”南朝 梁 王屮《头陀寺碑文》:“宋 大明 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像。”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崇真寺》:“虽造作经像,正欲得人财物。”
[ fó xiàng ]1.佛陀的像。2.泛指佛教供奉的神像。
[ bù xiàng ]不象样,不正常。《红楼梦》第六一回:“这两日他往这里头跑的不像,鬼鬼唧唧的,不知干些什么事。”
[ ér nǚ xiàng ]小儿女羞涩靦腆的样子。形容作事不干脆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