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òu záo ]亦作“鬭凿”。古代小儿游戏。以铁击地。《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永明 世,市里小儿以铁相击於地,谓之鬭凿,‘凿’之为言‘族’也,至是宗室族灭矣。”
[ gēng záo ]1.耕田凿井。语出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后常用“耕凿”形容人民辛勤劳动,生活安定。2.泛指耕种,务农。
[ fǔ záo ]1.斧子和凿子。2.用斧子和凿子加工,比喻雕琢诗文词句,使显得造作,不自然:~痕。
[ fǔ záo hén ]用斧子和凿子加工留下的痕迹,多比喻诗文词句造作而不自然。
[ fù huì chuān záo ]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
[ dīng gōng záo jǐng ]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 kuāng héng záo bì ]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 bǐng bǐng záo záo ]形容所述明确有据。
[ jīng záo ]1.舂去谷物的皮壳。亦指舂过的净米。《左传·桓公二年》“粢食不凿”晋 杜预 注:“黍稷曰粢,不精凿。”明 宋濂《故陈母林夫人墓志铭》:“凡主馈非精凿弗敢进,烝尝宾燕,悉中条序,必洁必丰。”明 沉德符《野获编·工部·刘晋川司空》:“沉 兄素豪侈,不能啖此粗糲,但我无从觅精凿,奈何奈何。”章炳麟《菌说》:“犹之既舂之米,谓之精凿;未舂之米,谓之粗糲。”2.精细确凿。明 胡应麟《诗薮·古体中》:“刘勰 之评,议论精凿。”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易安居士事辑》:“易安 与共校勘,作《金石録》,考证精凿,多足正史书之失。”
[ jià huǎng záo kōng ]指扯谎作假。
[ juān záo ]一种木工手凿,有一个扁薄的刃口。
[ bù záo ]谓谷未精舂。《左传·桓公二年》:“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杜预 注:“黍稷曰粢,不精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