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āng běn ]国家的根本。《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孔 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孔颖达 疏:“民惟邦国之本,本固则邦寧。”后因以“邦民”指人民。唐 杜甫《入衡州》诗:“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明 张瀚《松窗梦语·宦游记》:“年飢发粟賑济,此恩施困穷,培植邦本至意。”
[ běn bā rén ]非洲南部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国。约287万人(1985年)。讲本巴语,通用英语。多信仰万物有灵,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狩猎和捕鱼业占有一定地位。
[ běn bāng ]故乡;故国。《后汉书·蔡邕传》:“昔 韩安国 出自徒中,朱买臣 出於幽贱,并以才宜,还守本邦。”《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 岱宗,然后还卿本邦,世封 幽州,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
[ běn běn ]书本;本子:你看,~上写得很清楚嘛。
[ běn běn děng děng ]犹规规矩矩。
[ běn běn yuán yuán ]原原本本。
[ běn běn zhǔ yì ]一种脱离实际的、盲目地凭书本条文或上级指示办事的作风。
[ běn biāo ]1.本末,主从。2.清代指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本署直接统辖的兵队。
[ běn bīng ]1.最重要的兵器。汉 蔡邕《答诏问灾异》:“武库,禁兵所藏国家之本兵也。”2.本部军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以 刘表 大将 文聘 为 江夏 太守,使统本兵。”3.执掌兵权。《新唐书·姚崇传》:“崇 建言:‘臣事 相王,而夏官本兵,臣非惜死,恐不益王。’乃召改春官。”宋 曾巩《枢密迁官加殿学士知州制》:“某忠加惠和,德操惟邵,先帝所遗,以辅朕躬,当国本兵,庶言惟允。”清 方以智《通雅·官制四》:“唐虞 时兵政兼于刑官,未有专司,至 仲康 始命 胤侯 掌六师,是本兵之官始于 夏 也。”4.见“本兵府”。5.明 代兵部尚书的别称。明 李贽《王骥》:“夫国家用人,唯用其才,今乃使有才者不得用……其为宰相、冢宰、本兵,吾谓其惭汗满面、愧死无地矣。”清 孔尚任《桃花扇·修札》:“本兵 熊明 遇 束手无策,故此託弟前来,恳求妙计。”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他很明白自己近几年身任本兵,对内对外军事上一无成就。”
[ běn bīng fǔ ]对掌管军事的官署的称呼。
[ běn bù ](机构、组织等)主要的、中心的部分:校~。公司~。
[ běn bù ]本地(多用于较大的城镇):平信~邮资六角,外埠八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