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ái zhuī ]1.亦作“白槌”。佛教仪式。办佛事时由长老持白杖以宣示始终。2.借指出家。
[ léi zhuī ]1.雷轰,雷击。2.雷公打雷的工具。喻精警有力的文辞。
[ jiān zhuī ]亦作“犍槌”。梵语的音译。意为“声鸣”。指寺院中的木鱼、钟、磬之类。晋 法显《佛国记》:“﹝ 于闐 ﹞国主安堵 法显 等於僧伽蓝。僧伽蓝名 瞿摩帝,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黑云若起,急击犍椎,我闻其声,恶心当息。”宋 道诚《释氏要览·杂记》:“今详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清 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尔来一百年,復见大会设,恒河 左右流,犍槌声不絶。”
[ shí fū ráo zhuī ]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同“十夫楺椎”。
[ shā zhuī ]指 汉 张良 同刺客在 博浪沙 以铁椎狙击 秦始皇 之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清 黄景仁《荆轲故里》诗:“市筑怜同伴,沙 椎付后生。”
[ wú jǐ zhuī dòng wù ]在身体中轴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占动物界种类的绝大多数。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
[ yāo zhuī ]人和脊椎动物腰部的脊椎骨。人的腰椎共5块。
[ xiōng zhuī ]胸部的椎骨,共有12块,较颈椎大。
[ xuán gǔ dài zhuī ]比喻急不可待。
[ zhuī bù ]椎髻布衣。《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梁鸿 择 孟光 而娉,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 鸿 不答,孟光 讯因,知 梁鸿 有志遁隐,不喜 孟光 傅粉墨。孟光 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 大喜曰:“此真 梁鸿 妻也,能奉我矣!”后遂以“椎布”为女子服饰简朴之典。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蕙芳》:“一日,媪独居,忽有美人来,年可十六七,椎布甚朴,光华照人。”清 方文《赠马婿永公》诗:“敢以羊车迎 卫 玠,且将椎布配 梁鸿。”
[ zhuī chē ]用整块圆木做车轮的简陋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