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àng yán ]火炕临地一边的上沿。多用扁方木镶在炕身上。
[ jiē yán ]台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走过隔壁看时,一律的挂着寿联、寿幛,红光耀眼。阶沿墙脚,都供了五色菊花。”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只有 伯夷 最不留心闲事,秋凉到了,他又老的很怕冷,就整天的坐在阶沿上晒太阳。”沙汀《记贺龙》四:“这时大家正聚集在院子里闲谈,有的坐在阶沿上,有的靠在石碾上面。”
[ sù yán ]1.亦作“溯沿”。指洄水。2.谓盘旋。3.追溯;推究。
[ yán biān ]1.靠近边境一带。2.把窄条的布或绦子等缝在衣物边上。
[ yán bō ]1.顺着水流。亦指顺流而下的水波。2.比喻承袭过去的事物。
[ yán bō tǎo yuán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 yán cái shòu zhí ]根据人的才能授以相称的职务。
[ yán dào ]犹沿途。《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乌里雅苏臺 那个地方儿去得吗?没见我们四太爷讲究,只沿道儿这一走就腻得死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从 小东门 起到这里,沿道要派人伺候,局勇一律换上鲜明号衣。”
[ yán dié ]谓官员随选补之文牒而调迁。《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年“侍宴”>》:“测恩躋踰逸,沿牒懵浮浅。”李善 注:“《汉书》:长安令 杨兴 説将军 史高 曰:匡衡 无阶朝廷,随牒在远方。”明 文徵明《送处州刘学谕》诗:“诸孙沿牒下 吴 船,到此忍不相流连。”
[ yán fàn ]1.见“沿泛”。2.亦作“沿汎”。沿流泛舟。
[ yán fáng ]缘房。指陪嫁的衣物资财。沿,通“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