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ǎn xiá ]1.亲近,亲昵。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於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南史·袁顗传》:“﹝ 顗 ﹞与 邓琬 款狎过常,每清閒必尽日穷夜。”《旧唐书·郑覃传》:“覃 少清苦贞退,不造次与人款狎。”2.狎玩。多指行为放荡。《旧唐书·韦思谦传》:“时太子颇近声色,与户奴等款狎。”《太平广记》卷三三三引 唐 戴孚《广异记》:“有顷,命具榻舍中,邀客入,仍敕一婢侍宿,客候婢款狎。”
[ shǎng xiá ]赏识亲近。《梁书·柳恽传》:“初,宋 世有 嵇元荣、羊盖,并善弹琴,云传傅安道之法,惲 幼从之学,特穷其妙。齐 竟陵王 闻而引之,以为法曹行参军,雅被赏狎。”《南史·周弘正传》:“藏法师 於 开善寺 讲説,门徒数百,弘正 年少,未知名……既而乘间进难,举坐尽倾,法师疑非世人,覘知,大相赏狎。”
[ nì xiá ]1.谓亲近而态度不庄重。《宋书·庐陵孝献王义真传》:“徐羡之 等嫌 义真 与 灵运、延之 暱狎过甚,故使 范晏 从容戒之。”2.亲近;亲狎。《南史·梁愍怀太子方矩传》:“﹝ 元良 ﹞及升储位,昵狎羣下,好著微服。”《旧唐书·周智光传》:“宦官 鱼朝恩 为观军容使,镇 陕州,与之昵狎。”《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唐令则 为 勇 所昵狎,每令以絃歌教内人。”清 钮琇《觚賸·粟儿》:“居久之,渐及昵狎。”3.指亲昵的人。《北齐书·幼主纪》:“﹝ 高纬 ﹞自非宠私昵狎,未尝交语。”
[ niǔ xiá ]习惯,习熟。宋 叶适《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当是时,不狃狎便顺,张皇呼吸,干没速化,而能以实利害、诚行己,应其上如君者一二耳。”明 方孝孺《俞先生墓表》:“元 既有 江 南,以豪侈粗戾变礼文之俗,未数十年,薰渍狃狎,骨化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