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胁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fēng xié ]1.山腰。
[ gǔ xié ]1.亦作“鼓脇”。2.鼓动威胁。
[ dòng xié ]恐吓威胁。
[ kǒng xié ]恐吓威胁。
[ lán xié ]古琴名。
[ jìn xié ]犹进迫。
[ kuáng xié ]谎骗威胁。
[ bī xié ]1.亦作“逼脇”。犹胁迫。《后汉书·献帝纪》:“郭氾 使其将 伍习 夜烧所幸学舍,逼胁乘舆。”南朝 宋 鲍照《野鹅赋》:“入长罗之逼胁,负高缴之樊縈。”《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 唐 李玫《纂异记·徐玄之》:“大王逼脇生人,滞留幽穴,锡兹咎梦,由天怒焉。”《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操 虽 汉 相实 汉 贼,逼脇万乘迁神京。”清 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咸丰十年》:“到镇安民,遂逼胁多人,授以师旅名目。”龚振黄《青岛潮》附录《国民外交协会宣言》:“不知当时此约,实下哀的美敦书以恐吓逼脇取得之。”2.胁迫。清 魏源《圣武记》卷九:“有偪胁之人为之乡导负运。”《花月痕》第四回:“此数万人未必皆无父母兄弟妻子田产,大半为贼偪胁出来。”
[ chǎn xiào xié jiān ]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
[ hē xié ]呵斥胁迫。
[ jié xié ]1.亦作“刼胁”。威逼胁迫。《礼记·儒行》“刼之以众”汉 郑玄 注:“刼,刼胁也。”《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植 醉酒悖慢,劫胁使者。”《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未有能劫胁天子如制婴儿,废置在手,东西出其意,使天子畏之若乘虎狼而挟蛇虺,如 唐 世也。”2.指胁从者。唐 柳宗元《剑门铭》:“左师出於 剑门,大攘顽嚚,諭引劫胁,蚁溃鼠骇,险无以固。”
[ jū xié ]胁制。
[ líng xié ]1.欺侮,威胁。《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洎朕纂承,益相侮慢,復恭、重遂逞其祸,道弼、季述继其兇,幽辱朕躬,凌胁孺子。”2.淩脅:欺压威胁。《新唐书·奸臣传下·崔胤》:“时王室不竞,南北司各树党结蕃镇,内相凌胁。”
[ píng xié màn fū ]谓胸部丰满,皮肤细嫩滑泽。
[ shù xié ]犹威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今日之 中国,殆哉岌岌乎!政府棼瞀於上,列强束胁於外,国民怨讟於下。”
[ pián xié ]1.亦作“駢脇”。1.肋骨紧密连接为一,是一种生理上的畸形。《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 曹,曹共公 闻其駢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杜预 注:“駢胁,合干。”《史记·管蔡世家》:“共公 十六年,初,晋 公子 重耳 其亡过 曹,曹 君无礼,欲观其駢胁。”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駢者,并干也。”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事同》:“晋文 駢脇,张仪 亦駢脇。”2.肌肉健壮,不显肋骨。《史记·商君列传》:“多力而駢胁者为驂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文选·左思<吴都赋>》:“袒裼徒博,拔距投石之部。猨臂駢胁,狂趭獷猤。”李周翰 注:“駢胁,亦壮士也。”明 高启《拟唐平蜀露布》:“駢脇者尽操闟戟,蓬头者皆垂縵胡。”严复《原强》:“孔 孟 二子皆有魁桀之姿,彼古之 希腊、罗马 人亦知之……而 柏拉图 乃以駢胁著号。”
[ pián xié ]肋骨并成一片。
[ piàn xié ]欺骗威胁。
[ qū xié ]亦作“驱脇”。亦作“駈胁”。驱使胁迫。
[ shān xié ]亦作“山脇”。犹山峡。汉 马第伯《封禅仪记》:“其道旁山胁,大者广八九尺,狭者五六尺。”汉 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伍子胥 从海上穿山胁而持 种 去,与之俱浮於海。”宋 陆游《梅市暮归》诗:“白云横谷口,緑篠穿山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