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ù rú róu ]语本《诗·大雅·烝民》:“维 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谓不欺弱小。
[ bù tǔ bù rú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 lián rú ]1.语本《易·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后因以“连茹”表示擢用一人而连带起用其他人。2.表示接连不断。
[ máo rú ]茅根相牵连貌。喻同类事物之相互牵引。
[ róu rú gāng tǔ ]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比喻欺软怕硬。
[ tǔ gāng rú róu ]柔:软;刚:硬。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软。
[ tǔ rú ]1.吐刚茹柔。《旧唐书·温造传》:“然 造 之举奏,无所吐茹。朝廷有丧不以礼、配不以类者,悉劾之。”《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八年》:“祐 数临督司,有不吐茹之节。”明 刘基《郁离子·天道》:“抑天不能制物之命而听从其自善恶乎?将善者可欺,恶者可畏,而天亦有所吐茹乎?”参见“吐刚茹柔”。2.比喻为政的宽严。唐 白居易《崔咸可洛阳县令制》:“然宰大邑,如烹小鲜。人扰则疲,鱼扰则馁;宽猛吐茹,其鉴于兹。”3.比喻钱财的出入。清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节色欲》:“是天也者,用地之物也;犹男为一家之主,司出纳吐茹之权者也。”
[ rú bǐ ]指制笔。笔工常含毫舔笔,使锋圆毫顺,故称。清 梁同书《笔史》:“製笔谓之茹笔,盖言其含毫终日也。《笠泽丛书》有《哀茹笔工》诗一首,《林逋集》有《美葛生所茹笔》诗二篇。元 王惲《赠笔工张进中》诗云:‘进中 本 燕 产,茹笔鐘楼市。’今製法如故,而茹笔之名隐矣。”
[ rú gǔ hán jīn ]犹言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