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g yǔ xiāo tiáo ]萧条:寂寞。风雨交加,显出冷落的景象。
[ ài xiāo ]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 liáo xiāo ]油脂与艾蒿。古代祀神时焚之以散发馨香。
[ sān xiāo bēi ]南朝 梁 智藏法师 碑。因由 梁 萧绎 撰铭,萧几 作叙,萧挹 书写,故称。
[ shì zài xiāo qiáng ]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 lù xiāo ]《诗·小雅·蓼萧序》:“《蓼萧》,泽及四海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国景子 相 齐侯,赋《蓼萧》。”杜预 注:“《蓼萧》,《诗·小雅》,言太平泽及远,若露之在萧,以喻 晋君 恩泽及诸侯。”后因以“蓼萧”指君王的恩泽。唐 白居易《杨造等亡母追赠太君制》:“《蓼萧》之泽,宜自叶而流根。”王闿运《影山草堂铭》:“山川无允犹之典,草木絶《蓼萧》之泽。”
[ piāo xiāo ]1.鬓发稀疏貌。2.零落飘坠貌。3.飞扬貌。4.飘逸潇洒。5.状风声。
[ xiāo ài ]艾蒿,臭草。常用来比喻品质不好的人。
[ xiāo cáo ]萧何 和 曹参。《史记·张丞相列传》:“昌(周昌)为人彊力,敢直言,自 萧 曹 等皆卑下之。”唐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若使学 萧 曹,功名当不朽。”明 汪廷讷《种玉记·赠玉》:“怎能树 萧 曹 旧日勋猷,还念鸞皇偶何年好逑。”清 邵长蘅《杂诗》:“萧 曹 自刀笔,樊 灌 奋駑駘。”
[ xiāo chē ]《汉书·萧育传》:“南郡 江 中多盗贼,拜 育 为太守。上以 育 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 育 入殿受策。”萧 车,即 萧育 乘坐的车,用以指代 萧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