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ā jiā lú xiāng ]见“阿迦嚧香”。
[ ā shū jiā ]1.树木名。2.即阿育王。详“阿育王”。
[ jiā bù dé jiā ]梵语kapotaka的音译。鸽子,白鸽。
[ jiā jiān chá hán ]湖名。一名 揭揭察哈。在 蒙古 和林 之北,即今之 察罕池。又殿名。为 元 代初年所建,在 和林 北七十馀里。《元史·太宗纪》:“﹝九年﹞夏四月,筑 扫隣城,作 迦坚茶寒殿。”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迦坚茶寒》:“《太宗纪》:九年丁酉春,猎于 揭揭察哈 之泽;其年四月,筑 埽隣,作 迦坚茶寒殿。揭揭察哈,即 迦坚茶寒 也。译音无定字,史家不能攷正,后世遂以为两地矣。《地理志》:迦坚茶寒殿,在 和林 北七十餘里。”
[ jiā jū lè ]肉豆蔻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肉豆蔻》。
[ jiā lán tuó ]亦作“迦兰陁”。梵语kalandaka的音译。(1)本为古 印度 人名。佛说法于 王舍城,迦兰陀 以其所有竹园起精舍奉佛,后因以其名称该僧园。
[ jiā lán ]即伽蓝。梵语僧伽蓝摩音译的略称。(1)指佛寺。
[ jiā lǎo ]释迦牟尼 八十而终,后人尊称 迦老。
[ jiā lí jiā ]1.亦作“迦梨郊”。梵语音译。衣名。2.梵语的音译。民族名。亦为龙名。
[ jiā lì ]亦作“迦黎”。梵语kali的音译。原意为秽恶。亦为古 印度 佛教故事中的无道国王名,以凶暴著称。
[ jiā líng ]“迦陵频伽”的省称。唐 元稹《度门寺》诗:“佛语迦陵説,僧行猛虎从。”唐 刘商《咏双开莲花》:“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宋 咸辉《<首楞严经>义海》卷二:“迦陵仙音,徧十方界。”叶玉森《印度故宫词》:“啼春夜夜迦陵苦,望帝年年孔雀冤。”
[ jiā líng pí jiā ]见“迦陵频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