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án sàng ]犹生死。全,保全;丧,丧生。
[ ruò sàng kǎo bǐ ]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 ruò sàng ]谓少而失其故居。《庄子·齐物论》:“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郭象 注:“少而失其故居,名为弱丧。夫弱丧者,遂安於所在而不知归於故乡也。”成玄英 疏:“弱者弱龄,丧之言失。谓少年遭乱,丧失桑梓,遂安他土而不知归。”南朝 梁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从流既难反,弱丧谓不然。”《南史·隐逸传上·顾欢》:“悖礼犯顺,曾莫之觉;弱丧忘归,孰识其旧。”
[ sǎo mù wàng sàng ]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
[ sī sàng ]谓家属之丧。多指父母、妻子。
[ méng miàn sàng xīn ]遮饰脸面,丧失良心。喻厚颜无耻,忍心害理。清 孔尚任《桃花扇·鬨丁》:“你的罪過,朝野俱知,蒙面喪心,還敢入廟!”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贺医闾》:“凡地方富饒者,無不營謀奪情……而上下以賄成,至於蒙面喪心如此!”
[ nié rán jǔ sàng ]谓精神颓丧。
[ qì jí bài sàng ]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同“气急败坏”。
[ qì sàng ]犹言泄气,沮丧。前蜀 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虬髯客》:“客见之。默居末坐,气丧心死。饮数杯,招 靖 谓曰:‘此真天子也。’”宋 陆游《游诸葛武侯书台》诗:“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郭沫若《蜩螗集·颂苏联红军》:“三年执政后的嗜杀狂已经是头垂而气丧。”
[ wén fēng sàng dǎn ]听到一点风声,就把胆吓破了。形容对某种力量极其恐惧。
[ wú fú zhī sàng ]指有悲恻之心而无服丧之举。
[ qiǎng sàng zhǒng hún ]詈词。追赶死者的魂魄。用以斥人行动慌张,急不可待。
[ qīng sàng ]1.古代丧服之一。五服之最轻者,即缌麻服。2.轻易丧生。
[ rè sāng ]指父母、祖父母或丈夫去世不久。
[ rú sàng kǎo bǐ ]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着急和伤心(现多含贬义)。《尚书·舜典》:“百姓如丧考妣。” 考妣(bǐ):死去的父母,古时也称在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