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à bā zhōu ]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起源于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
[ dòu bā ]亦作“鬭八”。我国传统建筑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处理。多为方格形,凸出,有彩色图案。
[ dà bā chéng ]晚 清 捐官,例可减成缴纳,凡能照规定银额缴八成现银,可以提前得缺,习称大八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不然早就补了缺了,只为近来又开了个 郑 工捐,捐了大八成知县的人,到省多了,压了班。”
[ dà bā jiàn ]北京 所产的有八种不同花样的点心、糕饼。见 清 李虹若《朝市丛载·食品》。《相声创作选集·买猴儿》:“第三天一清早晨,五区消费合作社食品部主任来啦,提拉着两包大八件,两包鸡蛋糕。”
[ bàn jīn bā liǎng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 lǎo shí bā jiāo ]同“老实巴焦”。老舍《赵子曰》第十一:“喝!咱们平常日子看着 莫先生 老实八焦的,敢情他真生气的时候更不好惹!”
[ ài bā gē ér ]可爱的东西。亦用为反语,讽刺被宠爱的人。
[ chén liú bā jùn ]唐 格辅元 等八人,均为 陈留 人,以辞学擅名,时号“陈留八俊”。
[ ěr tīng bā fāng ]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 jiā jìng bā cái zǐ ]指 明 代 嘉靖 年间的 陈束、王慎中、唐顺之、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 八位文人。参阅《明史·文苑传三·陈束》。
[ jìn lǚ bā qí ]清 代驻防京师的八旗兵。有领侍卫府(统辖亲军)、八旗骁骑营、八旗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又有 圆明园 八旗护军营)、八旗步军营、内府三旗、火器营、健锐营、虎枪营等。
[ kuài er bā máo ]一元钱或比一元钱略少。也说块儿八角。
[ liàn gōng shí bā fǎ ]民间流行的医疗保健体操。由防治颈肩痛、腰背痛和臀腿痛三套练功法,共十八节动作组成。简单易行,具有通经活血、调节神经和肌肉系统功能的功效。
[ lù qī lù bā ]方言。犹言没头没脑。
[ mǎ qī mǎ bā ]方言。十分之七八;大概。梁斌《翻身纪事》十七:“我跟 二合同志 并肩作战十年了,二合同志 的事,我摸个马七马八儿。”
[ nán bā ]即 唐 南霁云,因行八,故称。
[ nèi bā fǔ zǎi xiàng ]元 代职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