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āng qí wèi guó ]见“汪踦卫国”。
[ wéi wèi ]1.连接,护卫。《晋书·陶璜传》:“寧州 兴古 接据上流,去 交阯郡 千六百里,水陆并通,互相维卫,州兵未宜约损,以示单虚。”2.古国名。《南齐书·高逸传·顾欢》:“老子 入 关 之 天竺 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 浄妙,老子 因其昼寝,乘日精入 浄妙 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子时,剖左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於是佛道兴焉。”
[ yǎng wèi ]营养护卫。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一面,则原是养卫人体的游走细胞渐次变性,只顾自己。”
[ yǔ wèi ]帝王的卫队和仪仗。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羽卫蔼流景,綵吹震沉渊。”唐 薛存诚《东都父老望幸》诗:“鸞舆 秦 地久,羽卫 洛阳 空。”《旧唐书·赵隐传》:“德宗 幸 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宋 曾巩《里社》诗:“年年属车九重出,羽卫千人万人从。”
[ tián wèi ]镇守,守卫。填,通“镇”。
[ xiān wèi ]亦作“僊卫”。指护送皇帝或其灵车的仪卫。
[ yàn cháo wèi mù ]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yí wèi ]仪仗与卫士的统称。《魏书·李元护传》:“若丧过 东阳,不可不好设仪衞,哭泣尽哀,令观者改容也。”前蜀 杜光庭《宣再往青城安复真灵醮词》:“仰堂宇之威容,覩四垣之仪衞。”《宋史·仪卫志一》:“徽宗 政和 三年,议礼局上 大庆殿 大朝会仪衞。”清 戴名世《孑遗录》:“史可法 以父丧归,继 可法 者为 郑二阳。二阳 行军,仪衞甚盛。”
[ yù wèi ]1.护卫;侍卫。御,通“御”。2.防护保卫。
[ zhāng wèi ]1.同“鄣衞”。2.遮蔽卫护。
[ zhū wèi ]1.古代官名。宫廷仪卫队长。2.仪卫队。
[ zì wèi ]遭到别人的武力侵犯时,用武力对抗,保卫自己。
[ zì wèi duì ]在民主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里配合正规军队作战的群众武装队伍。
[ zì wèi jūn ]在民主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里配合正规军队作战的地方人民武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