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ìn niǔ ]古代印章上端雕刻成龟、虎、狮等形象的部分,有孔,可以穿带子。也作印钮。
[ yìn pái ]1.将印和令牌。2.清初颁发的一种户口登记牌。
[ yìn pèi ]官印。古人常将官印佩带在腰间,故称。
[ yìn piào ]旧时官方颁发的券证。《清会典事例·户部·给印票执照》:“雍正 十三年定:凡八旗在京官员兵丁閒散另住户下人等,均令该佐领给与印票,开明各年貌家口,以备街道步军尉查验。”《清史稿·食货志一》:“乾隆 二十八年,定各省棚民单身赁垦者,令於原籍州县领给印票,并有亲族保领,方准租种安插。”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完粮奖励》:“有能急公将本年钱粮完半者,本县给与印票,免今年杂差之半。”
[ yìn qì qián ]宋 代商税的一种。民间典卖田宅,限两月内赴官府在契约上加盖官府印信,并交纳印契钱。《文献通考·征榷六》:“宋太祖 开寳 二年,始收民印契钱,令民典卖田宅,输钱印契、税契,限两月。”
[ yìn qíng ]谓在身上刺上字及其他花纹。
[ yìn rǎn ]为纺织品印花和染色:~技术。
[ yìn shòu ]古代官吏的印和系(jì)印的丝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