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历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tài shǐ lì ]西晋 历法名。武帝 司马炎 统一天下后,改元 泰始,并改 三国 魏《景初历》为《泰始历》。《晋书·律历志中》:“武帝 践阼,泰始 元年,因 魏 之《景初历》,改名《泰始历》。”
[ tàn lì ]探赏涉历。唐 骆宾王《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三:“林泉恣探歷,风景暂裴徊。”唐 韩愈《南山诗》:“前年遭谴謫,探歷得邂逅。”
[ tǒng tiān lì ]历法名。宋宁宗 庆元 五年施行,杨忠辅 创制。《宋史·律历志十五》:“﹝ 庆元 ﹞五年,监察御史 张巖 论 冯履 唱为詖辞,罢去。詔通历算者具名来上,及 忠辅 历成,宰臣 京鏜 上进,赐名《统天》,颁之。”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两宋天文学》:“《统天历》实际上废除了上元纪年,是我国历法的一个进步的措施,《统天历》以一年等于365.2425日,和现行公历回归年长度一样,但比 格里高利 早了三个多世纪,《统天历》还提出了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的概念,这也要比 欧洲 早得多。不过《统天历》的这些改革,直到 元 代的《授时历》才得实现。”
[ tǒng yuán lì ]历法名。宋高宗 绍兴 六年颁行。《宋史·律历志十四》:“侍御史 张致远 言:‘今岁正月朔日食,太史所定不验,得一 尝谓臣言,皆有依据……愿詔 得一 改造新历。’二月丙子,詔祕书少监 朱震,即祕书省监视 得一 改造新历。八月历成,震 请赐名《统元》,从之。詔翰林学士 孙近 为序,以六年颁行。”
[ wú dōng lì xià ]指一年到头。
[ xī lì ]通称公历、阳历。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参见〔公历〕
[ quán lì ]指有关选任官吏事项的簿书。
[ shī liú xiè lì ]失留疎剌。
[ shòu lì ]1.见“授历”。2.亦作“授歷”。颁布历法。
[ shǒu lì ]宋 时官署印发给纳盐亭户的取钱凭证。《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二年》:“壬戌,詔 浙东 提举监司体访 浙西 提举 薛元鼎 措置印给亭户纳盐手歷式样,将合支本钱尽数称下支给,毋致积压拖欠。”《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二年》:“先是 元鼎 印给手歷,徧给亭户,令賫歷就称下支钱,至是復令 浙东 行之。”
[ suàn lì ]1.见“算历”。2.亦作“算歷”。算法与历象。
[ tōng lì ]1.总共经历。《史记·梁孝王世家》:“ 梁王 自初王通歷已十一年矣。” 司马贞 索隐:“通数 文帝 二年至十二年徙 梁 为十一年也。”《金史·选举志三》:“吏目通歷三十年始得出职,常在本处侵渔,不便。”2.指历书。《晋书·律历志下》:“ 穆帝 永和 八年,著作郎 琅邪 王朔之 造《通历》,以甲子为上元,积九万七千年……因其上元为开闢之始。”
[ xiá lì ]游历。
[ yàn lì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蓬头挛耳,齞脣歷齿。”李善 注:“《説文》曰:齞,张口见齿也;歷,犹疎。”后因用“齞歷”形容面容丑陋。
[ yáng lì ]阳历。国际通用的公历。
[ yīng tiān lì ]宋 代历法名。宋 初沿用 周 显德 制的《钦天历》,因推验有误,乃于 建隆 二年五月,诏令司天少监 王处讷 等另造历法。四年四月,新法成,定名《应天历》。其历分夜为五更,每更分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更点之法自此始。参阅《宋史·律历志一、二、三》及《方技传上·王处讷传》。
[ yōu xián yáng lì ]指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亦作“优贤飏历”。
[ yuè lì ]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经历:~过很多事。他应该出去~一番。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浅。
[ tái lì ]摆在桌子上用的日历或月历。
[ tíng lì ]又写作葶苈,草木植物,籽味苦,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