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íng náng ]晋 车胤 家贫,夏夜读书,以囊盛萤火照明。事见《晋书》本传。后以“萤囊”为勤学苦读的典故。
[ yóu náng ]一种供水路运输或储藏石油等液体货物的软性容器。由尼龙和丁腈橡胶等材料制成。形状像口袋。
[ yǎn náng ]即阴识。指古器物上凹入的文字。
[ wō nāng ]1.因受到委屈或事情不顺利而心中烦闷、难受。2.形容人无能、怯懦。
[ wō nang fèi ]指怯懦无能的人(含讥讽意)。
[ wō nang qì ][口]憋在心里的不能说或不愿说的怨气。
[ wō nāng xiāng ]难看邋遢或怯懦无能的样子。
[ xī náng ]唐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因称诗囊为“奚囊”。
[ yā jiǔ náng ]宋 时一些官吏额外支领作酿酒用的粮食。囊,指粮袋。亦泛指俸给。
[ yǐn náng ]供人倚凭的软囊。犹今之靠枕、靠褥之类。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 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跟高齿屐,坐棊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於左右。”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补注:“隐囊如今之靠枕。”《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二年》:“上倚隐囊,置 张贵妃 於膝上。”胡三省 注:“隐囊者,为囊实以细輭,置诸坐侧,坐倦则侧身曲肱以隐之。”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与都邑之士,隐囊麈尾,裾屐风流。”
[ yín náng ]可以悬挂在帐中的银质香炉。
[ tǎ bù náng ]1.源于蒙语tabunang。2.源于蒙语tabunang。
[ sù náng ]鸟类的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在食道的下部,像个袋子,用来储存食物。通称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