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ēi chá qiū háo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
[ xí chá ]谓学习省察。语本《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朱熹 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方行之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
[ xī wēi chá yì ]指仔细观察、辨别。
[ yǎng guān fǔ chá ]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 xí yān fú chá ]犹言习焉不察。清 梁章鉅《浪迹续谈·孙白谷》:“此實傳庭,又或誤以爲‘傅庭’,耳食之徒,遂習焉弗察耳。”
[ yán chá ]1.严厉苛察。《北齐书·彭城景思王浟传》:“武定 六年,出为 沧州 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南史·侯安都传》:“文帝 性严察,深衔之。”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人言此变始於尅餉,及为详询,其説不然,特此公过於严察耳。”2.严格察查。《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严察拘拏,照例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