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ǎo dà jiě ]旧时指贫苦劳动人家的姑娘。
[ xiǎo dà rén ]思想行为表现如成人的青少年。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不要像个小大人似的想下去了,活着吃苦不为着小孩子们,还为什么呢?”刘亚舟《男婚女嫁》第六章:“文彬 上学后,当了少年队的大队长,整天挺挺着小胸脯,说话有板又有眼,走路一摆一摆的,干啥都装个‘小大人儿’。”
[ xiǎo dà yé ]旧时奴仆称辈分小的青年男主子。《红楼梦》第六回:“二门上小廝们回説:‘东府里小大爷进来了。’”
[ xiǎo dàn ]戏曲中旦角的一种,扮演青年女子。
[ xiǎo dāng jiā ]对年轻男子的客气称呼。茅盾《林家铺子》二:“小当家,你看!洋缎面子,实心骨子,晴天,落雨,耐用好看!九角洋钱一顶,再便宜没有了。”
[ xiǎo dāo huì ]清代民间秘密团体。有属于白莲教的和属于天地会的两个支派。属于白莲教的支派,活动于山东、安徽、浙江等地,曾参加反帝斗争。属于天地会的支派,鸦片战争以后,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组织。1853年5月福建小刀会在黄威领导下于海澄(今并入龙海)起义,攻占漳州、厦门等地。1853年9月,刘丽川在上海领导小刀会起义,成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xiǎo dào xiāo xī ]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 xiǎo de ]1.旧时平民、差役对官绅自称之词。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大人,小的是 东京 差来的。”《儒林外史》第六回:“那掌舵的道:‘想是刚才船板上几片云片糕。那是老爷剩下不要的,小的大胆就吃了。’”邓之诚《骨董三记·朱衣道人案》:“据 傅青主 供称:小的名 山,字 青主,原是 太原府 生员。”洪深《赵阎王》第六幕:“老爷别把小的当做凶手,小的没有杀人呀!”2.用为仆人对主人辈的自称之词。巴金《家》十八:“﹝ 高忠 ﹞等主人骂得够了,才慢慢地说:‘小的在街口上等了好久,都不见一条龙灯来。’”3.旧时对仆从的称呼。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小的一壁厢刲羊宰猪,安排筵席者。”《西游记》第二八回:“小的们,都出去把那山上烧酥了的碎石头与我搬将起来堆着。”4.小孩子;少年。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折:“兀那妇人,你抱着这箇小的丢在地下,去了可又回来,数番不止,你必是暗昧。”《水浒传》第二四回:“且説本县有个小的,年方十五六岁……取名叫做 鄆哥。”沙汀《卢家秀》:“三个小的,我早就把他们安顿睡了。”
[ xiǎo dēng kē ]旧时对士人完姻之称。元 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小登科接着大登科,播荣名喧满皇朝。”清 铁保《题恩假归娶图》诗:“我向 随园 称后辈,廿年前亦小登科。”
[ xiǎo diàn zhí ]宋 宫内高级女官名。相当于 唐 时“裹头内人”。
[ xiǎo dōng ]1.东方较近之国。2.小东道。做主人宴客时的谦称。
[ xiǎo dòng ]1.小的行动。喻小德。2.稍有活动。3.小发作。
[ xiǎo dǒu ]容量小于标准量的斗。《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哎!量米的又量不平,元来是八升暇(呀)小斗儿加三秤。”明 陆深《传疑录》:“谚曰:大秤小斗,用以掊尅聚歛,高下其手,乱之始也。”刘亚舟《男婚女嫁》第十一章:“早先年你大斗进,小斗出的吃租子,连你亲寡妇婶婶你都唬,你那不叫缺德吗?”
[ xiǎo dù ]1.称 汉 杜延年。延年,杜周 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宽。南朝 梁 沉约《授蔡法度廷尉制》:“汉 代律书,出乎 小杜。”2.称 唐 杜牧。《新唐书·杜牧传》:“牧 於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 杜甫 云。”宋 苏舜钦《霅上》诗:“小杜 有灵应羡我,今为闲客此闲行。”清 孔尚任《红桥》诗:“可惜同游无 小杜,扑襟丝雨总销魂。”郁达夫《自题<乙卯集>》诗之一:“枉抛心力著书成,赢得清狂 小杜 名。”
[ xiǎo dù lǜ ]指 汉 杜延年 所订的法律。《后汉书·郭躬传》:“父 弘,习《小杜律》。太守 寇恂 以 弘 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李贤 注:“杜周,武帝 时为廷尉、御史大夫,断狱深刻。少子 延年 亦明法律,宣帝 时又为御史大夫。对父,故言‘小’。”
[ xiǎo é ]旧用以称年轻美好的歌妓。唐 张祜《周员外出双舞柘枝妓》诗:“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元 张可久《折桂令·重午席间》曲:“骄马骤雕弓翠柳,小娥謳寳髻红榴。”
[ xiǎo ér kē ]1.比喻价值小、水平低,不值得重视的事物:零售日用小商品对商家来说不过是~罢了。2.比喻极容易做的事情:写这种小文章,对大作家来说简直是~。3.形容小气,被人看不上:送二十元礼金,也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