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ōng tú ]1.恶人;坏人。南朝 梁 任昉《进梁公爵为王诏》:“本朝危切,樊邓 遐远,凶徒盘据,水陆相望。”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理儒 道:‘那不是甚么少爷师爷,是两个闹事伤人的凶徒。’”2.凶恶的暴徒。南朝 陈 徐陵《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凡厥兇徒,谁不歼扑。”唐 柳宗元《古东门行》诗:“兇徒侧耳潜愜心,悍臣破胆皆杜口。”《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爷 在 徐 家生长,已熟知这班兇徒杀人劫财,非止一事。”清 张维屏《三将军歌》:“兇徒蠭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
[ yí tú ]某人死后遗下的门徒。泛指继承某人衣钵的人。
[ yǒu qī tú xíng ]对犯罪分子剥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 wèn tú ]判处徒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智圆 同姦不首,问徒三年,满日还俗当差。”
[ wú tú ]1.我的门徒。《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2.犹我辈。汉 班固《答宾戏》:“孔 终篇於西狩,声盈塞於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五代 伍乔《龙潭张道者》诗:“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明 高启《送虚白上人序》:“虚白 之贤,不唯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
[ xiǎo sī tú ]周 官名。司徒的属官,为司徒的副贰。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参见“五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