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ǎ hū shào ]亦作“打胡哨”。撮口发声,作为信号。
[ dǎ hǔ láo lóng ]犹言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 dǎ hǔ tiào ]手﹑脚先后着地,向前跳跃或侧向翻身。
[ dǎ huā ]1.采花,摘花。2.打水激起浪花。3.闲谈,说笑。4.方言。扯谎。
[ dǎ huā gǔ ]戏曲传统剧目。属于民间小戏。写 凤阳 一对逃荒夫妇,流浪卖艺,遭受富家公子戏弄的故事。歌舞并重。剧中曲调《凤阳歌》、《鲜花调》等流传甚广。
[ dǎ huá ]1.指车轮或皮带轮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达不到要求而空转:雪天行车要防止~。2.地滑站不住,走不稳:走在冰上两脚直~。
[ dǎ huá tà ]同“打滑”。《崇明县志·方言》:“打滑澾,行步欲倾跌也。
[ dǎ huáng biǎo ]怀表的一种。又称问表。能按时发出声响,或按推杆使它报出时间,便于夜间或盲人使用。旧时进口的打簧表,大都是金壳,颇为贵重。簧,亦作“璜”。
[ dǎ huī duī ]亦称“打如愿”。相传 庐陵 商人 欧明 遇 彭泽湖 神 青洪君 遣吏相邀,以婢 如愿 许之。明 携之归,意有所愿,如愿 辄使得之,数年大富。后不复相爱。正月岁朝鸡初鸣,明 呼 如愿 不起,怒欲捶之,愿 走入粪堆而去。明 以 愿 仍在其中,以杖击之使出;不得,因曰:“汝但使我富,不復捶汝也。”见《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卷五百引《录异传》、宋 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捶粪》。后民间于正月初一鸡鸣时,辄往灰堆间捶打,谓能致富,本此。宋 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打灰堆词》:“除夜将阑晓星烂,粪扫堆头打 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