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 chú ]1.捆草成束。2.成束的草。3.《后汉书·徐穉传》:“及林宗有母忧,穉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束芻”称祭品。
[ shù chǔ ]1.一捆荆柴木。2.捆荆成束。
[ shù chuán wéi zhù ]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 shù dài ]1.腰带一类的带子。2.指整饰衣冠。
[ shù dài jié fā ]束系衣带,挽起发髻。指出仕。
[ shù è ]亦作“束隘”。控制要隘。阨,通“隘”。
[ shù fà ]1.系结头发。2.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 shù fā fēng bó ]指妇女忠贞不渝。
[ shù fà xiǎo shēng ]犹言毛头小子。
[ shù fǔ ]春秋 时 晋大夫 赵盾 猎于 首山,见桑荫下有饿人,赐之肉脯,受而弗食。问其故,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赵盾 复与之肉脯二束。后翳桑之饿人为 晋灵公 甲士,灵公 将杀 赵盾,甲士倒戈,护之逃走。事见《左传·宣公二年》、《吕氏春秋·报更》。后以“束脯”为施恩获报的典实。《淮南子·缪称训》:“僖负羈 以壶餐表其閭,赵宣孟 以束脯免其躯,礼不隆而德有餘。”《后汉书·崔駰传》:“原衰 见亷于壶飱,宣孟 收德于束脯。”
[ shù fù ]1.捆绑。2.使受到约束限制:这种制度~群众的积极性。
[ shù gē juàn jiǎ ]捆起兵器甲胄。指缴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