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íng hé liǔ ]《南史·张绪传》:“刘悛 之为 益州,献 蜀 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 芳林苑 始成,武帝 以植於 太昌 灵和殿 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 张绪 当年时。’”后遂以为咏柳常用之典。唐 唐彦谦《汉代》诗:“梓泽花犹满,灵和 柳未凋。”宋 陆游《小市》诗:“楼臺到处 灵和 柳,帘幕谁家 子晋 笙?”明 夏完淳《宴送盛伯含之金陵》诗:“旧京无限 灵和 柳,折尽东风第一枝。”
[ líng hè ]亦作“灵鵠”。仙鹤。《拾遗记·吴》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数百年后,灵鵠翔於林壑,灵虎啸於山丘。”唐 刘沧《赠隐者》诗:“临水静闻灵鹤语,隔原时有至人来。”金 元好问《二月十五日鹤》诗:“九龙岗 上 玄元祠,人言尊像神所遗,年年二月降灵鹤,来无定数有定期。”
[ líng hú ]即湖。古人以为湖中多灵物,故称。
[ líng huā ]1.佛教语。谓神妙绚丽之天花。2.泛指神奇的花。
[ líng huá ]1.灵芝的美称。2.佛教语。天上之妙花。3.指神灵。4.犹光辉。
[ líng huà ]1.《楚辞·离骚》:“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王逸 注:“伤念君信用谗言,志数变易,无常操也。”后因以“灵化”谓君心转变。南朝 宋 鲍照《咏秋》:“何由忽灵化?暂见别离人。”黄节 补注:“灵化,谓君心之转变也。别离人,自谓。”2.神异的变化。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二:“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逯钦立 校注:“灵化,神灵变化。”晋 王嘉《拾遗记·夏禹》:“鯀 之灵化,其事互説,神变犹一,而色状不同。”3.谓死。《宋书·袁淑传论》:“徒以灵化悠远,生不再来,虽天行路嶮,而未之斯遇,谓七尺可存,百年可保也。”唐 魏朴《和皮日休<悼鹤>》:“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4.对教化的美称。《宋书·乐志二》:“王道四达,流仁布德……灵化侔四时,幽诚通玄默。”《魏书·百济传》:“臣建国东极,豺狼隔路,虽世承灵化,莫由奉藩,瞻望云闕,驰情罔极。”唐 辩机《<大唐西域记>赞》:“大矣哉,法王之应世也!灵化潜运,神道虚通。”
[ líng huáng ]1.对君王的美称。2.对神灵的敬称。
[ líng huī ]1.亦作“灵暉”。太阳。2.借指日、月等的光辉。3.泛指亮光。4.喻佛道的玄理。5.指灵秀之气,精英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