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ǔ shú ]亦作“五孰”。指烹调成的各味食物。
[ wǔ shú fǔ ]一种古炊具,釜内分格,可以同时烹调各味食物。
[ wēn shú ]通过温习而熟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离了家乡几年,把故园风景都忘了,这一次回去,一住三年,方纔温熟了。”
[ yǐn xīng jū shú ]古代送死送葬的风俗。人刚死,使口含珠贝或生稻之米,安葬前,在苞苴上放置熟物祭奠死者。
[ suì shú ]亦作“岁孰”。年成丰熟。《史记·货殖列传》:“夫岁孰取穀,予以丝添。”唐 韦应物《答僴奴重阳二甥》诗:“贫居烟火溼,岁熟梨枣繁。”《宋史·食货志上一》:“即同乡三老、里胥召集餘夫,分画旷土,劝令种蒔,候岁熟共取其利。”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起义的行动,起初只是夺些粮食度日,希望岁熟得归乡里。”
[ tián shú ]指庄稼成熟。唐 张籍《江村行》:“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 xiǎo shú ]1.似乎相识。2.今江南称夏收为小熟。
[ xí shú ]1.犹熟悉,熟知。2.犹惯常。言对某事物看熟听熟,不以为奇。
[ xiāo shú ]用芒硝、朴硝等鞣制动物皮革使之变软。
[ xīn shú ]1.酒新酿成。晋 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五:“漉我新熟酒,隻鸡招近局。”隋 江总《姬人怨》诗:“金丹欲成犹百鍊,玉酒新熟几千年。”唐 贾岛《夏日寄高洗马》诗:“花发应耽新熟酒,草颠还写早朝诗。”2.谷物新成熟。唐 元稹《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制》:“而况於戎车未息,飞輓犹勤,新熟之时,岂宜无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