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ǎo yá ]1.由于极端愤怒或忍住极大的痛苦而咬紧牙齿:恨得直~。~忍痛。2.熟睡时上下牙齿相磨发声,由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
[ yǎo yá guān ]形容痛恨、愤怒或发狠心。
[ yǎo yá hèn chǐ ]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同“咬牙切齿”。
[ yǎo yá xíng ]即胶牙饧。一种用麦芽或谷芽熬制而成,黏性很强的糖。古人常于元日食之。
[ wǔ yá ]1.古战舰名。2.道教语。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初生之气。
[ xíng yá ]旧时指同业工人每隔若干时日设筵相聚。《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州工人三元里抗英情况调查记》:“十一行做‘行牙’时,人数多至百餘席,即千多人,此行人数比较多。”
[ tóng yá ]1.见“铜牙弩”。2.一种药石的名称。
[ xián dǎ yá ]同“閒磕牙”。亦作“闲打牙”。明 汤式《一枝花·客中奇遇寄情》套曲:“寄与那闲打牙的相知莫讥讽,少不的凄凉卷终,风流命通。”
[ yā yá ]1.亦称“押衙”。唐 宋 官名。管领仪仗侍卫。牙,后讹变为“衙”。唐 李匡乂《资暇集》卷中:“武职令有押衙之名。衙宜作‘牙’,此职名,非押其衙府也,盖押牙旗者。”《旧唐书·崔慎由传》:“既离 泗口,彦曾 令押牙 田厚简 慰諭,又令都虞候 元密 伏兵 任山馆。”《旧五代史·外国传二·吐蕃》:“明年,晋高祖 遣 涇州 押牙 陈延暉 齎詔书安抚 凉州。”宋 程大昌《演繁露·旗鼓》:“魏博 特置驍鋭可倚仗者,使为护卫,名为牙兵。而典总此兵者其结衔名为押衙。”《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只见外面一个人,约莫半老年纪,头带软翅纱帽,身穿紫袴衫,挺带皂靴,好似押牙官模样,踱进店来。”2.金 代亦为天子仪仗侍卫头目。《金史·仪卫志上》:“天眷 法驾人数……押纛二人,押衙四人。”
[ yáo yá ]1.动牙。极言轻易。2.犹摇唇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