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ìn huà ]谓帝王在诏令或奏章上用印画可。犹今言批准。《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已印画,枢密使 张居翰 覆视。”胡三省 注:“印者,用中书印;画者,画可。”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其他事无小大,一用熟状拟进。入,上亲批,可其奏,印以御宝,谓之印画。降出,宰相奉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若常事,即依旧进入,候印画付外。”
[ zhuī huà shā ]形容书家的藏锋笔法。
[ zǔ huà ]由表现同一主题的、形式统一的若干幅画组成的一组画。 组画一般比连环画幅数少,画面较大,每幅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yí huà ]1.指残存之字。 宋 王十朋 《次韵梁尉秦碑古风》:“我虽过 秦 爱遗画, 南山 入望频支颐。”2.指前人遗留之画。 唐 皮日休 《初夏游楞伽精舍》诗:“遗画龙奴狞,残香虫篆薄。”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外曾祖葛芝山之死》:“ 五知 徐太史 题公遗画诗,有云‘寄语挥毫贵公子,櫜弓卧鼓百年餘。’”
[ zàn huà ]1.辅佐谋划。2.明代职官名。
[ zhǐ dōng huà xī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 zhǐ fāng huà yuán ]指谈论时以手指比画。
[ zhǐ huà ]1.挥动手指;指点:孩子们~着,“看,飞机!三架!又三架!”2.国画中用指头、指甲和手掌蘸水墨或颜色画出的画。
[ zhuāng shì huà ]指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美的绘画。广义包括所有属于器物装饰的绘画,狭义主要指装饰壁画、商业广告画等。
[ yùn chóu huà cè ]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 zhào hú lu huà piáo ]比喻照样子模仿。
[ zhào māo huà hǔ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zhǐ shǒu huà jiǎo ]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
[ zhǐ tiān huà dì ]形容说话没有顾忌,目中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