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liù xiāng ]即十六族。《左传·文公十八年》:“是以 尧 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 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兇也。”晋 傅玄《晋鼓吹曲·伯益》诗:“伯益 佐 舜 禹,职掌山与川,德侔十六相,思心入无间。”唐 韩愈《贺皇帝即位表》:“举用俊乂,流窜姦邪,虽 虞舜 之去四兇、举十六相,不能过也。”明 唐顺之《廷试策》:“内则九官、十六相以为岳牧之倡,外则四岳、十二牧以任总领之责。”
[ shì yǐ xiāng chéng ]指恰好可以相辅相成。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
[ shǒu xiāng ]1.代理丞相。2.郡守和诸侯王之相。3.谓为相而居守者。
[ lǚ xiāng ]1.指 春秋 时 晋 大夫 魏錡 之子 魏相。以擅长外交辞令著称。魏錡 亦称 吕錡,故 魏相 亦有此称。《左传·成公十三年》:“夏四月戊午,晋侯 使 吕相 絶 秦。”杜预 注:“吕相,魏錡 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管仲 吕相,奉辞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2.指 吕不韦。因曾为 秦 相,故称。前蜀 韦庄《和薛先辈见寄》:“貌愧 潘郎 璧,文惭 吕相 金。”3.复姓。见《通志·氏族五》。
[ niǎn gǔ xiāng ]旧时相命术的一种,相命时捏摸被相者的骨骼以断其吉凶、命运。
[ nán zǎi xiàng fǔ ]辽 代实行南北分治,设南北宰相府,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大政。
[ má yī xiāng fǎ ]相书、相术名。后人假托传说中的 麻衣道者 作。
[ qí dòu xiāng jiān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以“萁豆相煎”比喻骨肉自相残杀。聂荣臻《山城堡战斗》三:“当时被迫与 胡宗南 部一同向我进攻的右路东北军 王以哲 部,曾表示决不愿意与红军为敌,不愿意见到萁豆相煎的局面。”参见“七步成詩”。
[ nèi xiāng ]1.唐 开元 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参裁朝廷大议,人称“内相”。《旧唐书·陆贽传》:“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 贄,故当时目为‘内相’。”后以“内相”为翰林学士的别称。宋 梅尧臣《永叔内翰见访》诗:“内相能来顾,为郎乐有餘。”清 赵翼《汪文端师殁已数月和泪渍墨以诗哭之凡一千字》:“作楫中朝望,和羹内相权。”2.指宫中太监。《红楼梦》第八三回:“门上人进来回説:‘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呢。’……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
[ nèi zǎi xiàng ]唐 王琚 常参与重要政事,当时号“内宰相”。
[ pào lì bù xiāng róng yuán lǐ ]1.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由于每个电子层可能有的轨道数为n。2.,所以,各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总数为。3.个。由物理学家泡利提出,故名。
[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比喻本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唐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萍:浮萍,生于水面,随水漂泊,聚散不定。
[ qióng xiāng ]1.吝啬。2.贫贱的相貌;小家子气。
[ qióng xiàng gǔ tou ]骨相贫穷之人。
[ qióng xíng jí xiàng ]见“窮形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