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éi zhāng ]违反规章:~操作。~建筑。~驾驶。
[ wǔ zhāng ]1.指服装上的五种不同文采。用以区别尊卑。《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孔 传:“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彩章各异,所以命有德。”《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杜预 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集此五章,以奉成五色之用。”清 沉育《皋陶祠》诗:“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2.泛指五采。唐 李白《古风》诗之四:“凤飞九千仞,五章备綵珍。”3.兵卒的五色徽号,用以分别队伍的行列。《尉缭子·经卒令》:“卒有五章:前一行苍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黄章,次四行白章,次五行黑章。”4.指 孔子 所作刺时的乐章。《史记·乐书》:“自 仲尼 不能与 齐 优遂容於 鲁,虽退正乐以诱世,作五章以刺时,犹莫之化。”司马贞 索隐:“按《家语》所云 孔子 嗤 季桓子,作歌引《诗》曰:‘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人之謁,可以死败。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是五章之刺也。”5.指五言诗。唐 李白《劳劳亭歌》:“昔闻 牛渚 吟五章,今来何谢 袁 家郎。”6.指诏书。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丹物》:“五章遥降,朱临墨而大号彰。”参见“五色詔”。
[ xī xiào nù mà,jiē chéng wén zhāng ]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 xiè zhāng ]1.即谢表。2.古人入学行敬师之礼。
[ xīn piān zhāng ]新的一页,指某一事物、某种关系等告一段落,是一个转折点,掀开新的一页,有一个新的开始。
[ xiōng zhāng ]1.佩戴在胸前表示身份或职务的标志。2.佩戴在胸前的奖章、纪念章等。
[ yí zhāng ]1.遗漏篇章。《文选·班固<典引>》:“伊考自遂古,乃降戾爰兹,作者七十有四人,有不俾而假素,罔光度而遗章,今其如台而独闕也。”蔡邕 注:“未有告之以光明之度,而遗其篇章。”2.前人留传下来的文章。唐 元稹《大合乐赋》:“窃贺声明之巨丽,敢联《雅》《颂》之遗章。”章炳麟《校文士》:“邇者,黄以周 以不文著,惟 黄氏 亦自谓钝於笔语,观其撰述,密栗醇厚,庶几 贾 孔 之遗章,何 宋 文之足道?”3.遗表;遗奏。清 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吴越僧统慧因普光大师塔铭》:“宝大 元年八月十三日夜,集众讽经,乃为遗章,申辞王父,圆寂于 真象宝塔寺。”
[ xiàn zhāng ]1.效法。2.典章制度。3.某个国家的具有宪法作用的文件;规定国际机构的宗旨、原则、组织的文件。
[ xuān zhāng ]昭明,显彰。《汉书·张安世传》:“宜宣章盛德以示天下,显明功臣以填藩国。”《宋史·礼志四》:“仁宗 继体守成,置天下於泰安四十二年,功德可谓极矣。今祔庙之始,抑而不得配帝,甚非所以宣章严父之大孝。”
[ yā jiǎo zhāng ]见“压脚图书”。
[ yǎ zhāng ]1.雅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暨 后汉 郊庙,惟杂雅章,辞虽典文,而律非 夔 旷。”詹鍈 义证:“按‘杂’字义长,意谓 后汉 郊庙乐,杂用雅乐。”唐 孟郊《赠万年陆郎中》诗:“旧事笑推案,新声唯雅章。”《镜花缘》第五二回:“故 殷 因於 夏,有所损益,商辛 无道,雅章湮灭。”2.高雅之篇章。谓诗文。唐 欧阳詹《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序》:“佐赞盛事,亦献雅章。”
[ yǒu zhāng ]1.有法度,有文采。《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郑玄 笺:“吐口言语,又有法度文章。”《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杨伯峻 注:“有章,犹今言有条理。”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并命在位,展诗发志,则夫诵美有章,陈信无愧者歟。”2.有所显示。《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厥之有章,不必谆谆。”李善 注引《汉书音义》:“天之所命,表以符瑞,章明其德,不必谆谆然有语言也。”
[ yuē fǎ bā zhāng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解放区的八项基本政策。1949年4月25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的形式公布。主要内容为:(1)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2)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3)没收官僚资本。(4)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5)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的国民党各级政权组织的一切人员,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6)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交出武器。(7)有准备有步骤地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权制度;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善人民生活。(8)保护外国侨民生命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