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ū mǐ ]北宋 书法家 苏轼 和 米芾 的并称。
[ wú mǐ zhī chuī ]古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做事缺少必要的条件,再能干的人也很难做成。炊(chuī):做饭。
[ xiǎo mǐ jiā bù qiāng ]比喻军队的给养水平低和武器装备差。
[ xīn mǐ ]指本年新收获的米。《南史·刘怀慰传》:“不受礼謁,人有餉其新米一斛者,怀慰 出所食麦饭示之曰:‘食有餘,幸不烦此。’”唐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诸家属》:“粥美尝新米,袍温换故緜。”
[ xiān mǐ ]籼稻碾出来的米。米粒长而细,胀性大,黏性小。
[ yù mǐ ]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粗壮,叶子长而大,花单性,雌雄同株,子实比黄豆稍大。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2.这种植物的子实。‖也叫玉蜀黍。在不同地区有老玉米、玉茭、玉麦、包谷、包米、棒子、珍珠米等名称。
[ suǒ mǐ ]1.求取米粮。2.《汉书·东方朔传》:“臣朔飢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也。”后因以“索米”称谋生。
[ tài cāng tí mǐ ]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比喻非常渺小。
[ yì mǐ ]1.东汉 末天师道首领 张鲁 于 初平 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 汉中,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参见“义舍”。2.晋武帝 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3.谓备荒救灾之米。《宋史·理宗纪四》:“湖北 诸郡,去年旱潦饥疫,令 江陵、常、澧、岳、寿 诸州,发义仓米振糶。”《宋史·食货志上》:“诸路已糶义米价钱,州郡以低价抑令上户补糴,正税逃阁,义米用亏。”
[ suì mǐ ]1.细碎的米。形容说话絮烦。2.比喻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