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ǎo shí bā jiǎo ]〈方〉谨慎小心,平庸厚道的样子。
[ dòu jiǎo ]1.见“斗脚”。2.官仓中的掌斗小吏。
[ bī shǒu bī jiǎo ]犹言缩手缩脚、局促不安的样子。
[ gǎn jiǎo ]赶着驴或骡子供人雇用:农闲的时候就去~。他赶过几年脚。
[ gǎn jiǎo de ]指赶着牲口供人骑用的人。《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五鼓鸡鸣,两名夫和一个赶脚的,牵着一头骡一个叫驴都到了。”明 冯梦龙《挂枝儿·送别》:“送情人,直送到 丹阳 路,你也哭,我也哭,赶脚的也来哭。”《醒世姻缘传》第二五回:“即如舍下开这个客店……只为歇那些头口,撰他的粪来上地,贱贱的饭食草料,只刚卖本钱,哄那赶脚的住下。”王隐菊 等《旧都三百六十行·搬运行业·赶脚的》:“在各城门脸,驴市口和赶驴市,均有不少赶脚的,拉着小毛驴,供人们骑用。这种赶小毛驴的,北京 人都称之为‘赶脚的’。”
[ chā shǒu chā jiǎo ]形容参差不齐。
[ bàn jiǎo shí ]比喻阻碍前进的人或事物:骄傲是进步的~。
[ bàn jiǎo suǒ ]为绊翻行人而敷设的绳索。《水浒传》第三二回:“心里越慌,看不见地下躧了一条绊脚索。树林里铜铃响,走出十四五个伏路小嘍囉来,发声喊,把 宋江 捉翻,一条麻索缚了。”柳杞《好年胜景》二:“这是假跑哩,他们早安好了绊脚索,果不然,追过一个墙角,就中了他们的牢笼计。”
[ bàn shǒu bàn jiǎo ]妨碍别人做事;碍手碍脚。
[ jiàn miàn xié jiǎo ]旧俗新嫁娘第一次拜见姑嫜及诸姑姊妹,须奉上自己刺绣的鞋面,作为见面礼,谓“见面鞋脚”。
[ jí jiǎo ]急行传送书信或探送情报的人。
[ jí jiǎo xìn ]派人急行传递的书信。
[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俗语说:“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比喻不早做准备,事到临头才急着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