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íng yǐng zì shǒu ]指孤身独处。
[ wú shī zì tōng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 xióng jī zì duàn wěi ]比喻明智之士自我伤残以避祸害。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 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杜预 注:“畏其为牺牲,奉宗庙,故自残毁。”唐 白居易《答桐花》诗:“老龟被刳肠,不如无神灵。雄鸡自断尾,不愿为牺牲。”
[ yào zì ]应自;须自。《北史·序传·李冲》:“今徙极中天,创居 嵩 洛,虽大构未成,要自条纪略举。”唐 窦牟《天津晓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诗:“要自词难拟,繇来画不如。”唐 李嘉祐《送房明府罢长宁令湖州客舍》诗:“要自趋丹陛,明年鸡树亲。”宋 陆游《读<易>》诗:“乾坤要自吾身看,卧听鷄鸣起索衣。”
[ yǒu zì ]1.有其原因。《庄子·寓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陈鼓应 今注:“有自也,有所由来,即有它的原因。”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 修 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2.有其来处。《元史·后妃传二·显宗宣懿淑圣皇后》:“阴功久积,衍圣绪於无疆;神器攸归,知庆源之有自。”茅盾《子夜》十一:“刘玉英 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十七岁前读过几年书……对于交易所证券市场的经络,那她更是‘渊源有自’。”
[ yuán chéng shí zì xìng ]佛教用语。“三性”之一。据《成唯识论》卷八,谓“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即在“依他起自性”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谬误所显示之真如实性。参见“三性”。
[ tián rán zì zú ]指胸中恬淡,无处不感到满足。
[ tǎn rán zì ruò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 xī zàng zì zhì qū ]简称藏。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邻四川、云南,北邻青海、新疆,南邻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尼泊尔。面积12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262万(2000年)。首府拉萨市。重要城市还有日喀则、江孜、昌都、林芝等。
[ wú wéi zì chéng ]指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同“无为而成”。
[ yōu rán zì dé ]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 yōu yóu zì dé ]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 yōu yóu zì zài ]形容悠闲而舒适。同“悠游自得”。
[ yuān yuán yǒu zì ]1.亦作“渊源有自来”。2.有根据,有来源。3.指有根底。
[ yuān yuán yǒu zì lái ]有根据,有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