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银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yín huì zǐ ]南宋 的一种纸币。由 川 陕 宣抚副使 吴玠 于 高宗 绍兴 七年(1137年)在 河池(今 甘肃省 徽县)发行。面额有一钱和半钱两种,四钱折合 四川 钱引一贯。以后又有金银会子的发行。《宋史·高宗纪五》:“﹝ 绍兴 七年二月﹞丙午,吴玠 置银会子于 河池。”
[ yín hūn ]西方风俗称结婚二十五周年为银婚。
[ yín huò ]银质货币。《汉书·食货志下》:“它银一流直千。是为银货二品。”
[ yín jì ]银质印章。
[ yín jiǎ ]1.银制的假指甲,套于指上,用以弹筝或琵琶等弦乐器。2.银饰的铠甲。
[ yín jiàn ]1.指银饰的标记时刻以计时的漏箭。2.比喻白亮的箭形事物。(1)比喻月光。
[ yín jiàng ]制造金银饰物、器具的手工业工人。
[ yín jiǎo ]1.见“银角桃枝”。2.即银角子。参见“银角子”。
[ yín jiǎo táo zhī ]装有银饰柄头的手杖。桃枝,竹的一种,可作手杖。
[ yín jiǎo zǐ ]清 末以来银辅币的俗称。
[ yín jiǎo sī ]民间曲调名。始于 明 代,流传时间较长。约四十八字,平仄通押,可加衬字。
[ yín jú ]银号;钱局。《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年五月初八日》:“发京信一缄,由银局带去。”
[ yín juàn ]白绢,绢素。用白色生丝织成。《新五代史·唐愍帝纪》:“﹝ 应顺 元年﹞ 北京 留守 石敬瑭 献银绢助作山陵。”
[ yín kān ]佛龛的美称。
[ yín kē ]马勒上的银制饰物。
[ yín kē ]印文空白处以银为之,称“银窠”。
[ yín kè ]犹赋税。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二:“正统 年间,闽 浙 俱採办银课,豪猾贪利,互相杀夺。”
[ yín kè ]一种小型银锭。重一、二两到三、五两不等。
[ yín kēng ]产银或铅、锑的矿坑。
[ yín kū ]银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