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ìng fú yuàn ]我国解放后由国家或集体举办的收养孤独老人而使他们得以安度晚年的机构。杨东明《九月七里营》诗:“幸福院记得这个幸福的日子,毛主席 亲热地和大家围坐。”
[ yān huā xíng yuàn ]指妓院。
[ yìn jīng yuàn ]印造佛经的机构。宋 高承《事物纪原·真坛净社·印经院》:“太平兴国 八年,置印经院。神宗 熙寧 末,废其院,以所印板赐 显圣寺。”
[ zhèng wù yuàn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1954年9月以前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
[ zuò yuàn ]指作坊,工场。《宋史·职官志三》:“绍兴 二年,詔於行在别置作院造器甲,令工部长贰提点,郎官逐旬点检。”
[ yá yuàn ]唐 宋 时押衙的官署。《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十三郎 在牙院,诸将皆莫敢言事。”胡三省 注:“牙院,押牙治事之所。”参见“押衙”。
[ yán yuàn ]1.官署名。盐政衙门。《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我是要到 扬州 盐院太老爷那里去説话的,你们小心伺候。”2.官名。管理盐务的长官。《清史稿·礼志十》:“运使见督抚、盐院,与司道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所以盐院的供应,以及缉私犒赏,赡养穷商子孙,一切费用,都出在里面。”
[ yī yuàn zhì ]“两院制”的对称。议会只设一个议院,由它行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芬兰、丹麦、新加坡、突尼斯等国采用。主张者的理由是:公意只有一个,不必设立两院;且一院办事便捷,容易通过法案,可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 yáng zǐ yuàn ]唐 盐铁转运使在 杨子县 所置巡院。
[ yù yào yuàn ]官署名。掌禁中医药,后兼管礼文。宋 高承《事物纪原·京邑馆阁·御药院》:“唐 尚药局有内药院,宋朝 太宗 至道 三年,又置御药院於禁中也。《东京记》曰,掌合和御药。”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勾当御药院 阎士良 闻之,遽见上。”宋 程大昌《考古编·御药院掌礼文》:“御药院本以按验祕方,合和御药为职,今兼受行典礼,及贡举事。”
[ yún sháo yuàn ]唐 代宫中教习流行歌舞的场所之一。时宫中设教坊,有宜春院、云韶院。宜春院歌舞艺伎常在皇帝前承欢。凡演习大型歌舞人数不足时,则由云韶院的歌舞艺伎补充。
[ zhái yuàn ]带院子的宅子,泛指住宅。
[ zhǎng yuàn ]清 代翰林院掌院学士的省称。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康熙 五十六年正月,左都御史及掌院皆缺员。”《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他是掌院,又是尚书,自然有些门生属吏川流不息的前来瞧他。”《清史稿·职官志二》:“﹝翰林院﹞掌院掌国史笔翰,备左右顾问。”参见“掌院学士”。
[ zhǎng yuàn xué shì ]清 代翰林院长官。顺治 十五年始设翰林院掌院学士,满 汉 各一人,正三品,兼礼部侍郎衔。雍正 八年,晋为从二品。乾隆 元年后,皆以大学士或尚书、侍郎特简兼摄。乾隆 五十八年规定不再兼礼部侍郎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