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ù zhěn lán tíng ]《兰亭》帖的一种。
[ yù tíng ]三国 吴大帝 孙权 所建的亭子,后即以为地名。南朝 梁 庾肩吾《乱后行经吴御亭》诗:“御亭 一回望,风尘千里昏。”唐 王维《送元中丞转运江淮》诗:“东南 御亭 上,莫使有风尘。”赵殿成 笺注:“《太平寰宇记》:‘御亭驛 在 常州 东南一百三十里。’《舆地志》云:‘御亭 在 吴县 西六十里,吴大帝 所立…… 开皇 九年置为驛,十八年改为 御亭驛。李袭誉 改为 望亭驛。’”
[ yuān tíng shān lì ]比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同“渊渟岳峙”。
[ yún tíng ]1.云云、亭亭二山的并称。古代帝王封禅处。2.即云亭山人。3.对亭子的美称。4.犹言高耸入云。5.云云山和亭亭山的合称。
[ yún tíng shān rén ]清 孔尚任 的别号。
[ zhāi tíng ]供斋祠用的亭子。《北齐书·陈述祖传》:“初 述祖 父为 光州,於城南小山起斋亭,刻石为记。”清 顾蔼吉《隶辨·华山亭碑》:“此碑先脩斋亭,在其年之正月脩庙。”
[ zhāng tíng ]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为观潮胜地。唐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挥手 杭越 间,樟亭 望潮还。”明 高濂《玉簪记·命试》:“樟亭 风露不惯游,河桥车马当先后。”
[ zuì wēng tíng ]亭名。在今安微省滁县琅玡山上。
[ yān shuǐ tíng ]古迹。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甘棠湖 上。宋 周敦颐 子司封郎官 寿 建。取薄烟笼水之意以为名。亭久废,清 康熙 五十九年重建。见《嘉庆一统志·九江府·古迹》。
[ yě shǐ tíng ]金 元好问 之亭名。《金史·文艺传下·元好问》:“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 金源氏 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 汉 唐,国亡史作,已所当任。时 金国 实録在 顺天 张万户 家,乃言於 张,愿为撰述,既而为 乐夔 所沮而止。好问 曰:‘不可令一代之跡泯而不传。’乃搆亭於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云。”吴梅《自题风洞山传奇八绝句》之七:“野史亭 中秋草没,桂林 云气胜 临安。”郁达夫《盛夏闲居读唐宋以来各家仿渔洋例成诗八首·元遗山》:“伤心怕读《中州集》,野史亭 西夕照寒。”
[ yǔ ér tíng ]亭名。唐 陆广微《吴地记》:“县(嘉兴县)南一百里,有 语儿亭。勾践 令 范蠡 取 西施 以献 夫差,西施 於路与 范蠡 潜通。三年,始达於 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 语儿亭。”清 钱谦益《为范郎戏题妓馆》诗之一:“吴 越 山川谁管得,此中先筑 语儿亭。”清 陈维崧《忆旧游·寄嘉禾俞右吉朱子葆子蓉》词:“长望 语儿亭,故人为我且加餐。”
[ zǐ yún tíng ]在 四川省 绵阳县。相传为 西汉 学者 扬雄 读书处,扬雄 字 子云,故名。
[ zhú tíng ]1.竹林中的亭子。2.用竹建造的亭子。
[ zhēng lǔ tíng ]亭名。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