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én shǐ ]1.文书记事。《汉书·司马迁传》:“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其文史则有 袁 殷 之曹,孙 干 之辈。”《北史·山伟传》:“伟 涉猎文史,孝明 初,元匡 为御史中尉,以 伟 兼侍御史。”唐 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清 孙枝蔚《送王金铉归里》诗:“晋 世擅风流,汉 贤足文史。”3.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集录总集类”有“文史类”一目。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如《文心雕龙》、《诗品》等,均列入该类。
[ wén xué shǐ ]记载论述各个历史时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及作家作品的著作。金一《文学观》:“吾读五千年祖国文学史,而嘆古之所谓著书者,著他人之书而已。”鲁迅《书信集·致王冶秋》:“史总须以时代为经,一般的文学史,则大抵以文章的形式为纬。”
[ xī chūn yù shǐ ]唐 代官名。掌护宫中花木。
[ xiāo shǐ ]古代传说中善吹箫的人。汉 刘向《列仙传·箫史》:“簫史 者,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 凤臺,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后以“簫史”泛指如意郎君。清 李渔《慎鸾交·目许》:“却像要趁扁舟,入五湖,随 簫史,归 蓬岛。”
[ yù shǐ chuáng ]亦作“御史床”。相传 汉 末 虞翻 为 孙策 所重,设此床以表贤。昇明 三年,萧子良 为 会稽 太守,郡阁下犹见此床。其地遂成名胜。《艺文类聚》卷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玄览赋》:“御史之牀犹在,督护之门不脩。”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御史床在州东南四里,虞翻 为 长沙桓王(孙策)所待,设此床以表贤。翻 仕 汉 至御史。”清 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四十韵》:“膝前御史床犹在,宅畔尚书坞正深。”后因用作礼贤之典。唐 韩翃《送刘侍御赴陕州》诗:“明日怀贤处,依依御史牀。”
[ yù shǐ cōng ]《后汉书·桓典传》:“辟司徒 袁隗 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 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后用为御史典故。
[ yù shǐ dà fū ]古代中央机构中的官名。秦代开始设置,主管监察、司法及中央重要文书。地位仅次于丞相。汉以后名称常变,专管监察、司法。明废。
[ yù shǐ niáng ]指 唐 贞元 中宫中御史娘子 田顺郎,以善歌闻。后亦用为曲名。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歌》:“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上。古之能者,即有 韩娥、李延年、莫愁 …… 贞元 中有 田顺郎,曾为宫中御史娘子。”唐 刘禹锡《与歌童田顺郎》诗:“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月底奉君王。”
[ yù shǐ zhōng chéng ]官名。
[ yǎn shǐ ]以评书、小说等形式讲述史事。
[ yě shǐ ]指旧时私人编写的历史书。与“正史”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