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ǔ náng ]1.洞穴。《文选·宋玉<风赋>》:“夫风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浸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李善 注:“土囊,大穴也。”唐 杜甫《九成宫》诗:“曾宫凭风廻,岌嶪土囊口。”宋 苏轼《飓风赋》:“忽野马之决骤,矫退飞之六鷁,袭土囊而暴怒,掠众窍之叱吸。”清 黄宗羲《过云木冰记》:“南箕哆口,飞廉 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2.盛满泥土用以堵水的袋子。《旧唐书·马燧传》:“燧 乃於下流以车数百乘,维以铁锁,锁絶中流,实以土囊以遏水;水稍浅,诸军毕渡。”宋 洪迈《容斋四笔·水旱祈祷》:“乾道 九年秋,赣 吉 连雨暴涨。予守 赣,方多备土囊,雍诸城门以杜水入,凡二日乃退。”3.明 代的一种杀人刑具。用装满沙土的袋子压死或闷死囚人。章炳麟《思乡原下》:“明 用 程 朱 之道,其小臣能极諫以干君怒,伏白棓、戴土囊而不悔,此所谓奇节也。”
[ wèi náng ]即胃。因其形状像口袋,故名。
[ xiù náng ]1.绣花的袋子。2.比喻博学而文词丰富者。
[ yǎn míng náng ]古代民俗于农历八月一日(一说农历八月十四日)制小锦囊盛朝露馈赠亲友,谓用以拭目,可使眼明。
[ yí náng ]隋 代御史中丞前,仪卫所执,接受弹章、诉辞的袋子。
[ yíng shū náng jiàn ]负笈佩剑。
[ zào náng ]1.亦作“皁囊”。黑绸口袋。2.指密封的奏章。
[ zhé náng ]绑住口袋。比喻放在口袋里不起作用。
[ zhì náng ]比喻计谋多的人,特指为别人出谋划策的人:~团。
[ zhì náng tuán ]指与制定计划和策略有关,并且时常没有官方的或被承认的地位的专家教授们。
[ zhuī chǔ náng zhōng ]比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不会长久被埋没。《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 zǐ náng ]某些真菌体内产生孢子的细胞。
[ zhào náng ]汉 赵壹《刺世疾邪赋》有“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之句,后遂以“赵囊”指空乏的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