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ù xià ]1.中医指夏季长期发热的病,患者多为小儿,多由排汗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症状是持续发热,食欲不振,消瘦,口渴,多尿,皮肤干热,天气越热体温越高等。2.患疰夏。3.苦夏。
[ zhù xià ]人至夏季,精神倦怠,胃纳不佳,称蛀夏。蛀,用同“疰”。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一:“今年春天我想了多少方法才把它减到六七钱一天,可是他蛀夏,又加上去了。”
[ xiū xià ]1.谓夏日休闲。2.指暑假。
[ yíng xià ]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夏和五方之南、五色之赤相配应,故于立夏日,天子率百官出南郊祭赤帝,迎接夏季到来。2.指每逢夏日。
[ yí xià ]1.夷狄与华夏的并称。古代常以指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2.指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
[ yòng xià biàn yí ]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 zhòng xià ]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 zhū xià ]夏季。《尔雅·释天》:“夏为朱明。”三国 魏 曹植《槐赋》:“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况青春告谢,朱夏已临。”清 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十二:“三年客里逢朱夏,一月天边盼素秋。”
[ zuò xià ]佛教语,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坐禅静修,称坐夏。
[ zhāng xià ]1.古乐曲名。2.尧乐《大章》和禹乐《大夏》的并称。
[ zú xià ]周 代乐章名。为钟鼓乐九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