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局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quán jú ]指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全过程。与“局部”相对。
[ rù jú ]加入赌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后来那些人拉你入局,他也祇装不知……等你把钱都输光了,他却去按股分赃。”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四缺一的 李太太 终于来了,无暇寒暄,祥师母 便催扳位入局。”
[ shī jú ]为编校、刊刻诗集而设立的机构。王全《<全唐诗>点校说明》:“我们这次为应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急需,根据扬州诗局刻本校点,由中华书局重印。”《新华文摘》1986年第12期:“为刊刻《全唐诗》,于 康熙 四十四年五月,他们特在 扬州 天宁寺 开设诗局。”
[ shí jú ]1.石棋盘。晋 裴启《裴子语林》:“刘真长 始见 王丞相,王公 不与语。时大热,以腹熨石局,曰:‘何乃渹?’”2.元 代官名。《明史·百官志一》:“石局,秩从七品。大使一员,管勾一员。董攻石之工。至元 十二年始置。”
[ shì jú ]世界局势:~动荡。
[ shēng yào jú ]药材店。
[ shōu jú ]结局。
[ liǎn jú ]谓设局赌博。
[ mù jú ]元 代督管木工的机构,属工部。《元史·百官志一》:“木局,秩从七品。大使一员,直长一员。董攻木之工。至元 十二年始置。”《元史·铁哥传》:“詔赐第於 大明宫 之左,留守 段圭 言:‘逼木局,不便。’帝曰:‘俾居近禁闥,以便召使。木局稍隘,又何害焉。’”
[ qì jú ]气度格局。
[ píng jú ]比赛不分胜负的局面:双方战成~。
[ qiǎn jú ]1.谓见识、才能等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2.犹狭窄,不宽广。
[ pái jú ]打牌赌博的聚会或场所。
[ quán jú ]亦作“拳跼”。局促不得舒展;屈曲。
[ què chǎng jú ]管理榷场事务的官署。《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香药库使 高唐、张逊 建议,请置榷场局,大出官库香药、寳货,稍增其价,许商人入金帛买之,岁可得钱三十万贯,以济国用,使外国物有所泄。”参见“榷场”。
[ què yùn jú ]民国 初官方所设掌管盐专卖专运的机构。
[ sàn jú ]1.谓团体解散。清 林则徐《英吉利等国烟贩趸船鸦片尽数呈缴折》:“该国自公司散局以后,於 道光 十六年派有四等职夷人 义律,到 澳门 经营商榷,谓之领事。”2.谓不是主管的官员。《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尔 青城县 主簿 薛伟,家本 吴 人,官亦散局。”
[ shí shǒu jú ]乐府鼓吹曲名。原名《将进酒》。
[ sì sī liù jú ]1.宋 代官府贵家设四司六局,为盛大宴会供役。四司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见 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四司六局》、宋 吴自牧《梦粱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那四司六局祗应供过的人,都在堂下,甚次第。”2.明 代 洪武 初年定内官之制,凡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局二人,总司纪、司言、司簿、司闻四司之事;尚仪局一人,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之事;尚服局一人,总司宝、司衣、司仗、司饰四司之事;尚食局一人,总司馔、司酝、司药、司供四司之事;尚寝局一人,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四司之事;尚功局一人,总司制、司珍、司綵、司计四司之事,总称为四司六局。参阅 明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中官考一》。
[ tǐ jú ]1.性格器量;人品。2.犹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