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diàn ]市中旅舍或店铺。《隋书·李德林传》:“德林 乃奏取逆人 高阿那肱 卫国县 市店八十塸为 王谦 宅替。”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宋 陆游《秋郊有怀》诗:“檐头买双兔,市店取斗酒。”
[ shì diào ]官府对商贾的征调。《宋书·文帝纪》:“又州郡估税,所在市调,多有烦刻。”《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以市税重滥,更定樢格,以税还民。禁诸市调及苗籍。”
[ shì dǒu ]市制容量单位,一市斗等于十市升。
[ shì ēn ]买好,讨好今朕有事岱宗,而怀州刺史王立饩牵外无它献,我知其不市恩也。--《新唐书.裴耀卿传》
[ shì ér ]1.市井好利之徒。唐 元结《浪翁观化·时化》:“朋友为世利所化,化为市儿。”2.指市井少年。宋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田布碑》:“今有道《史》《汉》时事者,其人伟然甚著,而市儿俚嫗犹能道之。”宋 陆游《书叹》诗:“布衣儒生例骨立,紈裤市儿皆瓠肥。”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台》:“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帮衬,而豪侠亡命,跃跃如生,市儿听之,适易启其作乱为非之念。”
[ shì fàn ]犹商贩。《史记·刺客列传》:“然 政 所以蒙污辱自弃於市贩之间者,为父母幸无恙,妾未嫁也。”清 唐甄《潜书·贞隐》:“此市贩者之所羞,閭里少年之所笑也。”
[ shì fāng ]1.管理市场的官署。《新唐书·百官志一》:“突厥 使置市坊,有贸易,録奏,为质其轻重,太府丞一人蒞之。”2.街巷。清 钱谦益《大观太清楼二王法帖歌》:“鲁公《孝经》《麻姑》字,儿童插标叫市坊。”
[ shì fáng ]店房;店屋。叶圣陶《游了三个湖》:“湖滨一并排是第一至第六公园,公园东面隔马路,一带相当齐整的市房。”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 孟子 ﹞要求 齐宣王 模仿 文王 的仁政来减轻人民的负担,可见当时各国市房有征,货物有税。”
[ shì fēn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分等于一市尺的百分之一,通称分。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分等于一市斤的千分之一,通称分。3.市制地积单位。一市分等于一市亩的十分之一,通称分。
[ shì fǔ ]1.古代市井官署。陈直《汉书新证·百官公卿表上》“长安 四市令”:“西安 汉 城遗址中,出土‘市府’封泥最多,文字最精。”2.市政府的简称。
[ shì fǔ ]1.买来的肉食品。《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2.买肉。宋 欧阳修《憎苍蝇赋》:“峻宇高堂,嘉宾上客,沽酒市脯,铺筵设席,聊娱一日之餘闲。”宋 岳珂《桯史·紫宸廊食》:“一日长春节,欲尽宴廷绅,有司以不素具奏,不许,令市脯,随其有以进。”
[ shì fù ]向商市征收的赋税。《管子·幼官》:“三会诸侯,令曰:‘田租百取五,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韩诗外传》卷六:“晋文公 游於 河 而乐,曰:‘……吾食客门左千人,门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赋,暮食不足,朝收市赋。’”
[ shì gē ]流行于市民中的歌谣。明 徐渭《奉师季先生书三》:“今之南北东西虽殊方,而妇女儿童,耕夫舟子,塞曲征吟,市歌巷引,若所谓竹枝词,无不皆然。”
[ shì gōng ]市肆中的工匠。宋 朱熹《答巩仲至》:“聚星阁 此亦已令草草为之,市工俗笔殊不能起人意。”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章郇公 初入枢府,以所赐鞍绣文疏略,命市工别绣之。”
[ shì gū ]1.即估税。东晋、南朝 税名。对入市交易的商品按其值抽税百分之四。《梁书·侯景传》:“景 既据 寿春,遂怀反叛,属城居民,悉召募为军士,輒停责市估及田租,百姓子女悉以配将卒。”《陈书·宣帝纪》:“有无交货,不责市估;莱荒垦闢,亦停租税。”2.市价。《续资治通鉴长编·神宗熙宁五年》:“安石 退取市估及油店私簿閲视之,明日亟白上曰:‘油未尝增价也。’”《宋史·食货志下三》:“平其市估,使不得为轻重。”3.商贾。清 陆师《之官真州述怀》诗:“儒者重敬官,市估及竞利。”
[ shì gū ]谓买酒。《水浒传》第三九回:“两个邀请 戴宗 就酒肆中市沽三杯,置些蔬食,管待了。”
[ shì gū ]市上出售的酒。宋 苏轼《次韵赵令铄惠酒》:“惠然肯见从,知我憎市酤。开缾自洗盏,肴核谁与具。”清 黄景仁《摸鱼儿》词:“禪和滋味,叹我已能堪,君真可惜,还觅市酤醉。”
[ shì gǔ ]指 战国 时 燕昭王 用千金买千里马骨以求贤才事。常用以比喻招揽人才之迫切。《南史·郑鲜之传》:“昔 叶公 好龙而真龙见,燕昭 市骨而骏足至。”唐 柳宗元《斩曲几文》:“昭王 市骨,乐毅 归 燕。”清 魏源《都中吟》:“市骨招骏人才出,纵不拔得十五终得一。”参见“千金市骨”。
[ shì guān ]管理市场的官员。《周礼·地官·序官》“司市”汉 郑玄 注:“司市,市官之长。”孙诒让 正义:“司市者以下至泉府十官,并掌国市政令、刑禁、货贿之事。”《汉书·王莽传中》:“又令市官收贱卖贵,赊贷于民。”宋 王溥《唐会要·市》:“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一》:“吏食于市官者笑之曰:‘其不然乎,其不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