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ù dé ]1.谓先人的德泽;往日的恩德。《易·讼》:“食旧德,贞厉,终吉。”《左传·成公十三年》:“穆公 不忘旧德,俾我 惠公 用能奉祀于 晋。”唐 韩愈《题楚昭王庙》诗:“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十餘代衍秀才家,旧德清门世所夸。”2.指德高望重的老臣。汉 蔡邕《焦君赞》:“惜哉朝廷,丧兹旧德,恨以学士,将何法则。”《三国志·蜀志·杜微传》:“建兴 二年,丞相 亮 领 益州 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 秦宓 为别驾,五梁 为功曹,微 为主簿。”《晋书·何曾传》:“可谓旧德老成,国之宗臣者也。”3.昔日的德行善绩。《史记·张丞相列传论》:“任敖 以旧德用。”《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旧德前功,罔不咸秩。”吕延济 注:“耆旧美德,前代立功之人,无不皆序其功德也。”
[ jìn dé ]1.犹言增进道德。2.即进德冠。
[ jìn dé guān ]唐 时赏赐宠臣之冠。唐 刘肃《大唐新语·厘革》:“至 贞观 八年,太宗 初服翼善冠,赐贵官进德冠。”《新唐书·礼乐志十一》:“《承天乐》,舞四人,进德冠,紫袍,白袴。”
[ lì dé ]树立德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 幽 厉 之为天子,不如 仲尼 之为陪臣也。”清 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
[ lè dé ]指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中、和等六种品德。
[ kǔn dé ]1.妇女的德行。2.指妇女给人的恩惠。
[ liàng lì duó dé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 qí dé ]年高德劭、素孚众望者之称。《书·伊训》:“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唐 韩愈《论孔戣致仕状》:“忧国忘家,用意深远,所谓朝之耆德老成人者。”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四:“卿忠言嘉諫,宜时有陈奏,以副朕眷待耆德求治之意。”明 袁宏道《八识略说叙》:“是故非耆德大宿,登相家之閫閾,鲜有能涉性海之洪澜,躋智岳於层颠者也。”
[ qí dé shuò lǎo ]盛德高年的人。
[ qí nián shuò dé ]耆:古称六十岁为耆,泛指年高。硕:大。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