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xiào dà yàn ]非常显著的效验。
[ míng xīn ]1.谓使心思清明纯正。2.表明心迹。
[ míng xīn jiàn xìng ]1.佛教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2.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 míng xìn piàn ]专供写信用的硬纸片,邮寄时不用信封。也指用明信片写成的信。
[ míng xíng bì jiào ]用刑法晓喻民众,使大家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弼(bì):辅助。
[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 míng yǎ ]1.明智文雅。2.光明正大。
[ míng yán ]1.明著之言;明白的话。《战国策·秦策一》:“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吴师道 补正:“谓明著之言,章显之理。”续范亭《五百字诗》:“古人有明言,兵后成荒年。”2.犹明辩。明白辩说。《庄子·大宗师》:“汝必躬行仁义而明言是非。”3.明白说出来。《韩非子·说难》:“贵人有过端,而説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则身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4.明哲的话。如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又名《喻世明言》。
[ míng yǎn ]1.使眼睛明亮。2.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有见识。3.清明节以柳条插门的习俗。
[ míng yǎn rén ]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的人;有见识的人:~都知道,他这一套是蒙人的。
[ míng yàn dà xiào ]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同“明效大验”。
[ míng yáng ]1.亦作“明敭”。1.公开张扬或宣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五年》:“比引问於听事之所,先以疏其过恶,次以明扬君父不杀之恩,率皆面闕稽顙再拜以谢。”2.举用;选拔。《梁书·处士传·庾詵》:“明敭振滞,为政所先;旌贤求士,梦佇斯急。”北周 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小人司刺举,明敭实滥吹。”倪璠 注:“敭,举也。”宋 王安石《节度使加宣徽》:“比以明扬,屡更烦使,遂躋膴仕,良副訏謨。”清 何启 胡礼垣《新政论议》:“与其效奔竞于权门,夤缘而窃天家之爵,孰若听捐资于当道,明扬而邀天秩之荣。”
[ míng yáng zè lòu ]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同“明扬侧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