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ū mǎ ]指 汉 朱买臣 和 司马相如。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延年 以曼声协律,朱 马 以骚体製歌。”一说疑“朱”为讹文。
[ zhū máo ]古代车上的旗饰,用红色旄牛尾制成。
[ zhū méng ]1.朱红色的屋顶。2.借指帝王宫室和道院、庙宇等。
[ zhū méng bì wǎ ]红色屋脊,青绿色的琉璃瓦。借指华丽的建筑。
[ zhū míng ]1.夏季。尸子《卷上》:“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旉与万物。”晋 潘岳《射雉赋》:“於时青阳告谢,朱明肇授。”唐 刘禹锡《代谢端午赐物表》:“朱明仲月,端午佳辰。”清 孙枝蔚《惜夏》诗:“我饯朱明后,无衣暗自伤。”2.指立夏节。南朝 梁 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中吕四月》:“节届朱明,晷钟丹陆。”《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朱明时节樱桃熟,卷帘嫩笋初成竹。”元 柯丹邱《荆钗记·绣房》:“宝篆香消,绣窗日永,又还节近朱明。”3.太阳。《楚辞·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王逸 注:“朱明,日也。”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之六六:“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明 王世贞《天门开》诗:“朱明曜以东起,纤阿迫以西垂。”4.指传说中的火神 祝融。《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 炎帝,其佐 朱明。”高诱 注:“旧説云 祝融。”5.汉 郊祀歌名。《史记·乐书》:“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后汉书·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 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6.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辉真之洞天”。在 广东 罗浮山。宋 苏轼《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朱明洞 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宋 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三:“罗浮 高万仞,下看 扶桑 卑。默坐 朱明洞,玉池自生肥。”7.指 明 朝。明 朝皇帝姓 朱,故称。《花城》1981年第6期:“自从 成吉思汗 的孙子 忽必烈 定都 北京城,经过 蒙元、朱明、满清,七百多年。”
[ zhū mò ]1.红黑两色:~加批。~套印。2.用朱砂制成的墨。
[ zhū mò běn ]1.朱笔和墨笔兼用的稿本。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太宗 时史官 张洎 等撰 太祖 史,凡 太宗 圣諭及史官采摭之事,分为朱墨书以别之,此国史有朱墨本之始也。”宋 周密《齐东野语·朱墨史》:“绍圣 中 蔡卞 重修《神宗实録》,用朱黄删改,每一卷成輒纳之禁中,盖将尽泯其跡,而使新録独行,所谓朱墨本者世不可得而復见矣。”2.红黑两色套印的书本。已发现的最早套印本是 蒙古 至元 六年(公元1269年)湖 北 江陵 资福寺 刻的 无闻和尚《金刚经注》,用红色印经文和圈,用黑色印注。沿至 明 末,吴兴 闵齐伋、凌濛初 两家所刊诸书,盛用两色套印,墨印正文,朱印评点。
[ zhū mò bǐ ]指处理文案用的朱笔与墨笔。
[ zhū ní ]指用朱砂调制的丸药。旧俗于岁除服用,谓可祛邪。南朝 梁 庾肩吾《岁尽应令》诗:“金薄图神燕,朱泥却鬼丸。”唐 司空曙《酬卫长林岁日见呈》诗:“朱泥一丸药,柏叶万年杯。”
[ zhū niǎo chuāng ]同“朱鸟牖”。南朝 陈 徐陵《<玉台新咏>序》:“青牛帐里,餘曲既终,朱鸟窗前,新妆已竟。”唐 王翰《古蛾眉怨》诗:“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