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ǎi chán ]亦作“百鄽”。指众多的商肆或广大的土地。《文选·班固<西都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李善 注引《礼记》郑玄 注:“廛,市物邸舍也。”吕延济 注:“五亩曰廛。”唐 王諲《花萼楼赋》:“百鄽之所迴合,九逵之所夷犹。”
[ bǎi cháng ]1.百人之长。2.百物生长。
[ bǎi cháng ]一千六百尺。八尺为寻,倍寻为常。言极高。亦借指极高的楼台。
[ bǎi chēng ]犹言百袭。古代谓内、外上衣或上、下衣成套为一称。
[ bǎi chéng biǎo ]地方官的表率。
[ bǎi chǐ ]1.十丈。喻高、长或深。2.桅杆。
[ bǎi chǐ gān ]1.古代表演杂技用的长竿。2.高的旗竿。
[ bǎi chǐ gān tóu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 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bǎi chǐ gān tóu gèng jìn yī bù ]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争取更高的成就。
[ bǎi chǐ lóu ]1.泛指高楼。2.词牌名。即《卜算子》。因秦湛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故名。参见“卜算子”。
[ bǎi chǐ wú zhī ]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
[ bǎi chǐ shuāng ]头垢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头垢》。参见“百齿梳”。
[ bǎi chóng cāng ]五倍子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五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