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课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yì kè ]外加赋税。
[ wén wáng kè ]旧时一种用铜钱占卜的卜筮形式。传说 伏羲 画八卦,周文王 演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此种占卜法因六十四卦而起课,所以称文王课。
[ yán kè ]1.旧时以食盐为对象所征的税课。《宋史·食货志下三》:“世宗 北伐,父老遮道泣诉,愿以盐课均之两税,而弛其禁,许之,今两税盐钱是也。”《元史·食货志五》:“本司自 至元 十四年创立,当时盐课未有定额,但从实恢办。”《明史·徐阶传》:“鄢懋卿 骤增盐课四十万金。阶 风御史请復故额。”《清史稿·食货志四》:“灶不乐以盐归垣,商亦无资完课。此垣商纳课之亦难行也。”2.指办理盐课事务。宋 秦观《代蕲守谢上表》:“昨以出按荆车,兼程盐课,猥虞旷废,妄致勤劳。”《明史·食货志四》:“松江 所负课六十餘万,民诉於朝。命直隶巡抚 周忱 兼理盐课。”
[ yán kè tí jǔ sī ]掌盐税的官署。
[ yán kè yín ]征收盐课所得的银子。
[ yuè kè ]1.每月考查、考核。《魏书·李彪传》:“陛下幼蒙鞠诲,圣教之躋,及储宫诞育,復亲抚誥,日省月课,实劳神虑。”2.明 清 时每月对学子的课试或对武官武艺的考校。《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官月课士子之艺业而奬励之。”《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同 通 州县,本有月课,现在攷较他们,也不过同月课一个样子。”《清史稿·选举志一》:“教官考校之法,有月课、季考,‘四书’之外,兼有策论……讫於 嘉庆,月课渐不举行。”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马端敏公被刺》:“同治 九年七月二十七日,为 两江 总督月课武职之期,马端敏 公 新貽 亲临校场閲射。”3.宋 代规定御史纠察官邪,按月奏事的制度。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太学诸生置绫纸》:“郑昭先 为臺臣,倏当言事月谓之月课。昭先 纯谨人也,不敢妄有指议。”宋 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朱应元 既为御史,月课乃首劾 李俊明,公论大不平。”张晋藩 王超《中国政治制度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七节:“宋 朝在允许御史‘风闻弹人’的要求下,明令御史每月必须奏事一次,叫作‘月课’。如上任后百日内无所纠弹,则罢黜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这种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御史弹劾权的滥用。”
[ zhān kè ]起课。
[ xuǎn xiū kè ]与“必修课”相对。主要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分限制性选修课程(指定选修课程)和非限制性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两种。
[ yú kè ]鱼税。
[ yōu kè ]缓征赋税。
[ yǐn kè ]旧时贩卖盐茶,按引课税,叫引课。亦以称所课的税。
[ zá kè ]杂税。
[ zhuāng kè ]田庄所收的租粮。
[ zuò kè ]谓因上级考核。
[ zhuān yè kè ]高等学校中,使学生具有必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 zī kè ]赋税。
[ zé kè ]1.责成考核。宋 曾巩《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伏遇皇帝陛下新一代之彝章,革千年之流弊。方循名而责课,以官方而任人。”2.征收赋税。《宋史·食货志上一》:“诸州各随风土所宜,量地广狭,土壤瘠埆不宜种艺者,不须责课。”
[ zī kè ]财产税。
[ zī kè qián ]唐 时因国库空虚,官员俸禄需待课税后付给,称“资课钱”。
[ zuì kè ]指官吏考课的最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