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ǎn lún ]1.亦作“輭轮”。用蒲包裹的车轮,取其柔软不致颠簸。2.指软轮车。
[ ruǎn lún chē ]即蒲车。因以蒲草裹轮,故称。以蒲裹轮而人坐乘的车子。
[ tà lún ]亦作“蹋轮”。踩踏陶钧转轮,制成器皿的坯胎。
[ tuó lún ]轮船、汽车等的方向盘。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七:“于是我又才从旁把柁轮捉着,把那偏向着‘上帝’的‘洪水’,向着‘猛兽’的一方面逆转了过来。”
[ tù lún ]月亮的别称。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故称。
[ xíng lún ]行进的车轮。亦代称行进中的车子。
[ yóu lún ]设有装液体的货舱、专用于运输散装油类的轮船。也叫油船。
[ yù lún páo ]1.古曲名。相传为唐王维所作。2.杂剧名。3.琵琶套曲《霸王卸甲》的别名。
[ yuè zhòng lún ]乐府曲名。相传 汉明帝 为太子时,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其德,其二即《月重轮》。见 晋 崔豹《古今注·音乐》。
[ táo lún ]犹陶钧。清 曹寅《寓斋即事与诸同人夜话有怀晚研曾寓此三年》诗:“传舍纷紜真画酉,陶轮迴斡谩呼庚。”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接着是修饰陶坯,先用慢转陶轮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湿黏上或嵌入把手、器耳等附件。”参见“陶钧”。
[ téng lún ]藤制的靠枕。置之坐侧,可凭倚而卧。
[ xì mǎ mái lún ]指敌人进攻时,系住马,埋车轮于地,以示固守不退。
[ xiǎo lún ]1.小滚轮。2.特指炮车上坚固的小木轮或小铁轮。
[ yī lún ]1.表数量。用称圆月、红日等。唐 孟郊《读张碧集》诗:“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卧一榻清风,看一轮明月,盖一片白云,枕一块顽石。”《水浒传》第八六回:“只见四面狂风,扫退浮云,现出明朗朗一轮红日。”2.表数量。用称循环一次的事物或动作。《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马三爸 比我小一轮,属牛的,今年七十一。”按:此谓小十二岁。如:篮球冠军赛已经打了一轮。3.特指月亮。唐 张乔《试月中桂》诗:“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景德传灯录·幼璋禅师》:“恁么即一轮高挂,万国同观去也。”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范小仙》:“如此良宵,若有灯戏看,庶不负此一轮。”4.表动量。犹一转。鲁迅《彷徨·祝福》:“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呐喊·阿Q正传》:“赵太爷 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便将箱子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