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 yùn shǐ ]“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的简称。为主要产盐区主管盐务之官。始设于 元 代。《元史·食货志二》:“五年,乃免 河南、怀孟、南阳 三路今岁 陕西 盐课,仍授盐运使暨所临路府州县正官兼知渠堰事,责以疏通壅塞。”《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傍边一行‘两淮 盐运使司盐运使 荀玫 书’。”
[ yán yùn sī ]1.官署名。掌管地方盐务。《元史·食货志五》:“京师自 大德 七年,罢 大都 盐运司,设官卖盐,置局十有五处。”《明史·食货志四》:“明 初,置 北平 河间 盐运司,后改称河间长芦。”2.指盐运使。《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季苇萧 道:‘我因盐运司 荀大人 是先君文武同年,我故此来看年伯。’”
[ yán yùn tóng ]盐运使属下的地区盐务官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我们局里前几年,上头委了一个盐运同来做总办。”参见“盐运使”。
[ xiū yùn ]犹言盛世。《陈书·文学传·阮卓论》:“至如 杜之伟 之徒,值於休运,各展才用,之伟 尤著美焉。”唐 刘禹锡《代谢端午日赐物表》:“臣幸逢休运,获守外藩。”《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朕以眇躬,获承丕构,袭三百年之休运,继二十圣之耿光。”宋 王安石《杂咏绝句》之九:“百年礼乐逢休运,千里江山极胜游。”
[ yún sù zhí xiàn yùn dòng ]简称“匀速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即加速度等于零的运动。
[ zào lù yùn dòng ]由于地球内部的变化,地壳不断作极为缓慢的升降运动,使海水退出或侵入陆地。
[ zào shān yùn dòng ]山岳形成的过程,尤指由地壳褶皱作用所引起的;又指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联系的连续造山运动。
[ zhī yùn ]明 代漕运方式之一。明成祖 永乐 十三年(1415年),征调南粮,改海运为河运。在 淮安、徐州、临清 等地设仓收囤,由官军分成 淮安 到 徐州、徐州 到 德州、德州 到 通州(今 北京市 通县)等段,节节接运,名为支运。每年四次,运粮三百余万石。宣德 六年(1431年)改行兑运。一说,支运包括支粮和运粮两个方面,指从前一粮仓支出税粮,运往后一粮仓。运军从各仓支出的粮,不必即当年该仓的进仓粮;当年各仓的进仓粮,不必即供当年运军支出运输。《明史·食货志三》:“自 成祖 迁 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定。”参阅 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唐文基《明代漕粮“支运”考辨》。
[ yùn bǐ ]运用笔(写或画);动笔:时而搁笔沉思,时而~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