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uī lí ]1.钟纽欲断貌。2.指经久而剥蚀的钟器。
[ zhuī liáng ]1.亦作“追凉”。乘凉;纳凉。2.见“追凉”。
[ zhuī lù ]1.追记,补写。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一》:“乃使户曹吏追録旧闻,以为《耆旧传》。”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颂赞》:“鲁国 以 公旦 次编,商 人以前王追録。”明 王錡《寓圃杂记·周伯器》:“作诗文三十餘篇,追録旧文四卷,细书楷正,少年莫能及。”2.表彰死者生前的功绩。《汉书·陈汤传》:“假使异世不及陛下,尚望国家追録其功。”《宋史·儒林传三·邵伯温》:“赵鼎 少从 伯温 游,及当相,乞行追録,始赠秘阁修撰。”《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乾隆 四十三年,追録 满达海 功,命 星海 孙 福色鏗额 以辅国将军世袭。”3.追溯以往,加以录用。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宣宗 多追録 宪宗 卿相子孙。”宋 龚明之《中吴纪闻·随缘居士》:“建炎 中,追録党人,除直秘阁。”
[ zhuī lùn ]1.议论过去的事情。《史记·司马穰苴列传》:“齐威王 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三国志·蜀志·向朗传》:“追论旧功,封 显明亭侯。”宋 叶适《取燕一》:“致 靖康 之祸,在於取 燕;追论 靖康 之失者,亦必曰取 燕。”亦指补充论述。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三节:“本论原以 中国 为主,不能他及,但各宗起原多与 印度 有关係,故不得不追论及之。”2.犹追究。《明史·华云龙传》:“二十三年追论 中 胡 党,爵除。”《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其外杂犯,在他到任以前的,俱免追论。”
[ zhuī měi ]1.追忆前功而推奖赞美。2.犹比美。
[ zhuī mìng ]1.旧指身后由朝廷授予某种封赐。《左传·昭公七年》:“卫 齐恶 告丧于 周,且请命。王使 郕简公 如 卫 弔,且追命 襄公。”唐 白居易《李愬赠太尉制》:“钦我追命,可赠太尉。”宋 王安石《参知政事欧阳修曾祖某赠某官》:“本朝追命之礼,亦从其子孙名数之卑尊。”2.后来命名;补称。元 黄溍《日损斋笔记·辩史》:“由是言之,则所谓中元、后元者,岂亦后来之追命乎?宜其无所讳避也。”元 黄溍《日损斋笔记·辩史》:“自 元鼎 以前之元,皆有司所追命也。”3.勾命;索命。《宋史·职官志三》:“应詔狱及案劾命官,追命姦盗,以程督之。”《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这捕人乃森罗殿前的追命鬼,心肠比钢铁还硬。”清 蒲松龄《灌仲孺论》:“其真英魂为厉,尚能追命於九泉耶?”
[ zhuī mó ]1.摹绘死者画像。清 周亮工《题高云客诗后》:“比闻 程公 之亡也,兆 为文哭之,復倩 郭巩 追摹其小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这喜容或者取生前的小照临下来的,或者生前没有小照,便是纔死下来的时候对着死者追摹下来的。”2.追忆摹仿。《花月痕》第八回:“一路上凝神渺虑,细细追摹。”朱自清《<毁灭>序》:“所幸心境还不曾大变,当日情怀,还能竭力追摹,不至很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