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uán jìng ]比喻肝胆相照,坦诚相见。
[ xuān yuán jìng ]1.镜名。古人谓用之可以辟邪。2.喻月亮。
[ yōu jìng ]1.藏于匣中之镜。2.喻寂静的池塘。
[ yù jìng ]1.玉磨成的镜子。《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有膂力,能担白虎橦,自製杂色锦伎衣,缀以金花玉镜众宝,逞诸意态。”唐 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鈿。”2.比喻清明之道。《尚书帝命验》:“桀 央玉镜,用其噬虎。”郑玄 注:“玉镜喻清明之道。”南朝 梁简文帝《奉请上开讲启》:“玉镜宸居,金轮驭世。”唐 李白《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秦帝 沦玉镜,留侯 降氛氲。”明 陈汝元《金莲记·郊遇》:“今年既是 欧阳修 主考,此人玉镜高悬,冰壶朗照,二子定为首荐,诸君亦合同登。”3.比喻明月。唐 张子容《璧池望秋月》诗:“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宋 杨万里《月夜观雪》诗:“游遍琼楼霜欲晓,却将玉镜掛青天。”元 本 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阑干露湿人犹凭,贪看玉镜。”《红楼梦》第四八回:“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掛冰盘。”4.比喻明静的水面。唐 李白《陪族叔晔游洞庭湖》诗之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 君山。”宋 杨万里《池亭》诗:“揩磨一玉镜,上下两青天。”明 王宠《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金屏匝地轴,玉镜开天容。”5.指婚娶的聘礼。明 梅鼎祚《玉合记·参成》:“这分明,是 温 家勾凤引鸞的玉镜。”《群音类选·玉丸记·病起成亲》:“追往昔玉镜亲收,喜今日东牀堪选。”柳亚子《盛湖竹枝词题词》诗之十一:“却教惭愧 朱 陈 好,玉镜 温郎 第二流。”参见“玉镜臺”。
[ yù jìng tái ]1.玉制的镜台。唐 杨炯《梅花落》诗:“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臺。”宋 葛立方《满庭芳·簪梅》词:“玉镜臺边试看,相宜是浅笑轻顰。”《群音类选·京兆记》:“青鸞何事飞难至,却教我玉镜臺前懒画眉。”2.指 晋 温峤 之玉镜台。温峤 北征 刘聪,获玉镜台一枚。从姑有女,嘱代觅婿,温 有自婚意,因下玉镜台为定。事见《世说新语·假谲》。后引申作婚娶聘礼的代称。唐 张紘《行路难》诗:“君不见 温 家玉镜臺,提携抱握九重来。”《群音类选·犀珮记·势逼改嫁》:“好将聘物早持归,自有 温郎 玉镜臺。”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外家纪闻》:“北江 与其内姊适 程氏 者,幼相亲爱,颇有玉镜臺之慕,而姻事不谐。”郁达夫《无题》诗之二:“玉镜臺边笑老奴,何年归去长 西湖?”
[ tiān jìng ]1.喻指明月。2.喻指澄静的水面。
[ wán jìng ]南朝 陈 将亡时,太子舍人 徐德言 知夫妻不能相守,因破镜为二,与妻 乐昌公主 各执其一,相约作为失散后重逢时的信物。及 陈 亡,夫妻离散。后因破镜相合而得夫妻团圆。见 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后因以“完镜”比喻夫妻分离后重又团圆。
[ yīn yáng jìng ]迷信谓可以照见阴间的人和物的镜子。
[ yuān jìng ]清澈如镜的潭水。比喻明洁。
[ suì jìng ]1.即燧铜镜。2.泛指镜子。
[ suì tóng jìng ]青铜凹面镜。古代用以聚集日光而取火。
[ tòu jìng ]一种简单的光学仪器。由透明物质(玻璃、水晶等)制成。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可以成像。一般分为凹透镜和凸透镜两大类。凹透镜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薄,能使光线发散,如近视眼镜片;凸透镜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能使光线会聚,如远视眼镜片。
[ há má jìng ]亦作“蛤蟆镜”。有色眼镜的俗称。
[ xǐ jìng ]磨镜。古代铜镜,须常磨才能光亮。
[ xiǎn wēi jìng ]利用光学透镜组把样品的像放大,从而看出它的微细结构的仪器。主要由一短焦距的透镜组作为物镜和一焦距较长的透镜组作为目镜组成,分别固定在金属管两端,目镜和物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放大率约为几百到80万倍左右。广泛用于生物学、医学、农业以及矿冶、机械等工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