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丁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qí dīng ]1.漕运的兵丁。2.犹旗兵。
[ qiān dīng ]谓很多人。
[ nǚ dīng ]成年女性。《晋书·李雄载记》:“其赋男丁岁穀三斛,女丁半之。”《梁书·武帝纪下》:“十一月丙子,詔停在所役使女丁。”《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序 母 韩氏 闻 秦 兵将至,自登城履行,至西北隅,以为不固,帅百餘婢及城中女丁筑邪城於其内。”
[ shā dīng ]矿工。
[ shén dīng ]天神的使者。
[ pù dīng ]驿站中担任传递文书的兵丁。《元史·兵志四》:“中统 元年,詔:‘随处官司,设传递铺驛,每铺置铺丁五人。’”
[ mín dīng ]旧指壮丁。《宋书·沉攸之传》:“元嘉 二十七年,索勇 南寇,发 三吴 民丁,攸之 亦被发。”《南齐书·王敬则传》:“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陈书·世祖纪》:“日者凶渠肆虐,众军进讨,舟舰输积,权倩民丁,师出经时,役劳日久。”《明史·兵志三》:“闽 浙 苦 倭,指挥 方谦 请籍民丁多者为军。”
[ nóng dīng ]指青壮年农民。《晋书·安平献王孚传》:“关中 连遭贼寇,穀帛不足,遣 冀州 农丁五千屯於 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
[ ròu dīng ]切成小四方块形状的肉。
[ suān dīng ]旧时对贫寒而迂腐的读书人嘲讽性的称呼。
[ táo dīng ]1.逃亡的丁壮。《旧唐书·狄仁杰传》:“逃丁避罪,併集法门,无名之僧,凡有几万,都下检括,已得数千。”清 杨芳灿《粮草税》诗:“军操着空籍,赋额悬逃丁。”2.指躲避抽壮丁。贾平凹《天狗·井》:“三十六年前,堡子里一个男人出外逃丁。”
[ tàn dīng ]探兵。
[ tū dīng ]对僧人之讥称。《说郛》卷四六引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高駢 镇 蜀 日,因巡边至 资中郡,有 开元佛寺 夜僧礼讚,命军候悉擒械之,曰:‘此寺十年后当有秃丁数千作乱,我以是厌之。’”
[ tuì dīng ]指注销户口的壮丁。
[ wéi dīng ]修筑圩田的人。
[ wú dīng zì ]谓不识一个字。
[ qióng dīng ]穷汉。
[ qiū dīng ]旧时农历八月第一个丁日是祭祀 孔子 的日子,称秋丁。
[ shān dīng ]1.山区的成年男子。清 洪亮吉《七月十二夜访青山庄故址四鼓乃别》诗:“水车载水注旱田,山丁移山入豪宅。”2.山丁树的果实。小圆形,味酸甜。萧红《手》:“我们集着群在校门里的山丁树下吃着山丁。”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秋天在山里,吃的不缺,果木上的野果子:山梨、山葡萄、山丁子、山里红、榛子和蘑菇,都能塞肚子。”
[ shēn dīng ]1.指达到承担赋役年龄的人。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身丁钱》:“广西 郡县贫薄,凡民间父、祖年六十以上而身丁未成者,亦行科纳,谓之‘掛丁钱’。”2.“身丁钱”的省称。《宋史·孝宗纪三》:“辛未,知 绍兴府 张津 进羡餘四十万緡,詔以代民输和买、身丁之半。”《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兴 洋 旧有义士,皆驍勇可用,祇是免身丁、差役之类,不费有司钱粮。”参见“身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