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n xià shǐ ]即门下掾。《汉书·扬雄传下》:“雄 年四十餘,自 蜀 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 王音 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参见“门下掾”。
[ mén xià shì ]1.指门客。唐 韩愈《送陆畅归江南》诗:“我实门下士,力薄蚋与蚊。”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邑志载:公被戮,其门下士拾骨葬此。”2.犹门生。宋 苏轼《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诗:“醉翁 门下士,杂遝难为贤。”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李屏山 晚年多疑畏,见后进中异常者,必摩抚之。雷公 希颜 本其门下士,后见其锋鋩气势,恐其害己,甚惮之。”参见“门生”。3.学生,弟子。宋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彼三杰(指 欧阳修、富弼、韩琦)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於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清 刘大櫆《赠大夫闵府君墓志铭》:“遂以授徒为生,教授宗党及 前溪、潯川 閒。其门下士数十百人,经其指画,文辞学术,莫不循循然有儒者之风。”
[ mén xià wǎn shēng ]1.清代门生对座主的座主﹑座主的父亲或父亲的座主称太老师,自称为"门下晩生"。
[ mén xià yuàn ]汉 代州郡长官自己选荐的属吏。因常居门下,故称。《东观汉记·吴良传》:“良 时跪曰:‘门下掾諂佞,明府勿受其觴。’”《后汉书·公孙述传》:“后父 仁 为 河南 都尉,而 述 补 清水 长。仁 以 述 年少,遣门下掾随之官。”李贤 注:“州郡有掾,皆自辟除之,常居门下,故以为号。”《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四年》:“门下掾 陆续。”胡三省 注:“门下掾,在郡门下总録众事。”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万岁》:“《东观记》曰:‘门下掾 王望,諂称太守功德,掾史皆称万岁。’”
[ ní shā jù xià ]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 ní xià qián guī ]汉 王粲 的号。
[ niǎn gǔ xià ]犹言在皇帝车舆之下。代指京城。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僕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輦轂下,二十餘年矣。”晋 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上》:“今輦轂下,民食不造岁,汤火之忧也。”元 曾瑞《哨遍·思乡》套曲:“輦轂下人生有幸,乐太平歌舞同欢庆。”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焦螟》:“道士曰:‘輦轂下,何容尔辈久居?可速去!’”
[ niǎn xià ]“輦轂下”的省称。唐 韩愈《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臣幸得宿卫二十餘年,今年老斥外任,不胜慕恋,愿得死輦下。”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灵彻上人》:“贞元 中,西游京师,名振輦下。”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画史汇传》:“輦下名流,称为双絶。”参见“輦轂下”。
[ qī bā xià lǐ ]指若干方面或某些方面。
[ là xià ]〈动〉因为跟不上而被弄丢在后面。[ luò xià ]1.掉下;下降。2.落实;停留下。3.遗留下。
[ qī shàng wǎng xià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 qiān niú xià jǐng ]比喻事情棘手,使不出力。
[ nǔ xià táo jiàn ]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祸殃。因弩箭射远不射近,故有此比喻。
[ rì xià ]1.目前;眼下。2.旧时日指帝王,日下指京都。3.日入。日没。太阳落下去。4.一天天地衰落;逐日走下坡路。
[ rì xià wú shuāng ]京城无人可比。比喻才能出众。